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佛陀小傳

0

佛陀降生

  遠在二千六百多年以前,散佈在恆河流域的十六城邦,在政治上彼此紛爭,互相攻伐;在思想上百家爭鳴,異說蠭起。其中由釋迦族建立的迦毘羅衞城雖然弱小,但由於政治修明,人民安居樂業,殷實富足,社會尚能保持平靜和秩序。

  釋迦族屬高貴的剎帝利階級,因此迦毘衛城和拘利城的釋迦族人,往往互通婚嫁,以保持血統的純淨。

  釋迦牟尼(1)降生於西元前六二三年(相當於我國的周襄王三十年)的四月初八日。父親是迦毘羅衛城的城主淨飯王,母親是拘利城的公主摩耶夫人。按照當時的風俗,夫人懷孕後要返回娘家分娩;途經藍毘尼園時,在一棵無憂樹下誕下了太子。

(1) 釋迦牟尼:佛陀的稱號。釋迦,意譯能,佛的種族名;牟尼,意譯仁、寂默,佛的別名。合稱為能仁,意即釋迦族的聖者。

  淨飯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立刻接夫人及太子回宮,並替太子取名為悉達多‧喬達摩(2)。

(2) 悉達多‧喬達摩:悉達多,意譯成就,佛的幼名;喬達摩,也譯作瞿曇,意譯日種,佛的姓氏。

  這時,一位隱居的修道者阿私陀來宮中為太子相命,當他看到太子生來不同凡俗,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3),斷言太子如果在家則會成為轉輪聖王(4),如果出家則會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

(3)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陀生來不同凡俗,具有莊嚴的容貌,有三十二種顯著的特徵和八十種微細的特微,合稱「相好」。如手足柔軟相、四十齒相、頂髻相等等。

(4) 轉輪聖王:古印度傳說中,有大福報,並能夠統一天下的國王,稱為轉輪聖王。

  太子出生後七天,母親便去世了,此後由姨母波闍波提夫人負起了養育太子的責任。

  太子七歲時,淨飯王為了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別聘請了全國知名的婆羅門跋陀羅尼尊者作太子的老師。由於他天資敏悟,又用心學習,不久便精通各種技藝、典籍、議論、天文、地理、算術、射箭、騎馬和御象──在文、武兩方面,都有過人的表現。

  太子自小就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並且喜歡靜坐沉思。有一天,他跟隨父王參加春耕日的慶典時,看到農人身穿破爛的衣服,在烈日下工作;耕牛被農人鞭打得皮破血流,拖着笨重的犂耙,吃力地前進;土壤裏的蟲蟻被翻出來,雀鳥飛下來爭啄。太子對眾生為了生存而弱肉強食,留下深刻的印象。

  悉達多十五歲時,淨飯王正式冊立他為太子。

  太子十七歲時,淨飯王為他聚了聰慧端莊的拘利城公主耶輸陀羅為妃;並且建築三時宮殿,以備他在寒、暑、温不同的季節居住。宮中滿是亭台樓閣,景色怡人;更有無數綵女,歌舞不絕。淨飯王誤以為只要讓太子享受豪華舒適的生活,他便不會產生出家的念頭。然而太子體察到世間的一切,根本沒有永恆,所以對各種物欲都毫不貪戀。

出遊四門

  太子生長在深宮裏,完全不瞭解一般人的生活實況。有一天,他請求父王讓他外出遊覽。淨飯王預先派人把街道粉飾一番,使太子無法看到不愉快的情景。然而太子在出遊的路上,卻接二連三地看到人生痛苦的景象。

  太子在東門見到一個龍鍾的老叟,白髮曲背,皮膚乾皺,沒有牙齒,行動吃力。他心中暗想:「每個人都有衰老的時候,我雖然享盡富貴,但決不能避免。這種現象清楚地呈現在每個人的面前,怎麼他們全不感到可怕呢?」

  太子在遊南門時,見到一個垂死的病人,他身體瘦弱,面容憔悴,在路旁痛苦地呻吟。太子難過地說:「疾病既然那麼可怕,為甚麼世人在病痛的陰影下,還依然可以尋歡作樂呢?」

  太子在遊西門時,遇到送葬的隊伍,死者躺臥在木架上,親人圍繞痛哭。他悲傷地說:「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為甚麼他們都不關心這個問題,仍然過着逸樂的生活呢?」

  這些老、病、死的景象,使太子極為惆悵,對眼前的享樂根本不感興趣。

  太子在遊北門時,見到一位身穿袈裟(5)的出家人。他剃除了鬚髮,一手托缽(6),一手拿着錫杖(7),神態安詳而行。太子和他交談之下,知道出家修道,可以斷除煩惱(8),脫離生死輪迴(9),心中又羨慕又高興,情不自禁地說:「這才是最適合我的途徑!我決定出家修道,去尋找解脫生、老、病、死的方法。」

(5) 袈裟:意譯不正色。因佛教僧侶所穿的法衣要避免使用青、黃、赤、白、黑五種正色,所以稱法衣為袈裟。

(6) 缽:梵語缽多罪的略稱,是僧侶用來盛載食物的器皿。

(7) 錫杖:原為僧侶的用具。杖的頂端裝有錫環。僧侶外出或托缽時,搖動錫環以代替敲門,兼有防範野獸侵襲的作用。後來演變為一種法器。

(8) 煩惱:指貪、嗔、癡等能夠擾亂身、心,使眾生產生迷惑和苦惱的精神活動,是生死輪迴的主因。

(9) 生死輪迴:眾生未斷除煩惱,依據過去的善惡在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傍生六道中生生死死,循環不息。 

捨俗出家

  太子正式要求父王准許他出家,但淨飯王把振興本國的希望,完全寄託在他的身上,對於太子的請求,自然無法答允。為了使太子回心轉意,淨飯王一方面加添宮女的數目,一方面命令她們時常表演歌舞,日夕陪伴太子。然而太子所着意的只是解脫生死的方法,對於這種頹廢的奢華生活,不但不感興趣,反而更覺得厭倦。

  在太子二十九歲那年,兒子羅睺羅出生了。有一個晚上,他夜半醒來,看見熟睡的宮女,四處倒臥,活像一具具的屍體,完全失去了日間那種迷人嫵媚的神態。他更加明白到青春和美貌是多麼的虛幻,因此出家修道的決心就更加堅定。於是喚醒了侍者,跨着白馬,趁着夜色的掩護,離宮而去。在離開宮門時,太子發誓說:「如果我不能斷除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永遠不回王宮;如果我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0),不能為眾生轉法輪(11),定然不回宮和父王相見;如果不能割斷恩愛之情,永遠不回宮見姨母及耶輸陀羅。」又對侍者說:「眾生在生死輪迴之中,根本不可以永遠生活在一起,我就算留在宮裏,又有甚麼用處呢!我出家是為了斷除生死輪迴,待我斷除生死輪迴之後,定當作一切眾生的良師益友。」

(10)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譯無上正等正覺,是指能無誤地認識真理的智慧;能夠圓滿獲得這種智慧的,便稱為佛陀。

(11) 轉法輪:輪,是古印度的武器,滾動時可以制伏強敵。佛陀所說的法要,如輪一樣,可以制伏邪說,故稱為轉法輪。

  當黎明到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走到森林的邊緣。太子換上袈裟,割斷鬚髮,轉身向密林中走去。悉達多太子從此便成為一位修道者了。

  當時跋耆國的毘舍離城有一位跋伽仙人(12),他和徒眾在森林中修習苦行──用自餓、臥於荊棘等方法來折磨自己的身體,以為只要這樣做便可以生天(13),得到解脫。太子問仙人:「天人縱然快樂,但當福報盡了,還不是在六道中輪迴嗎?你們何必修習苦因,來求取苦果呢?學道是要斷除眾苦的根本啊!」太子覺得仙人並未真正解脫,因此只逗留一夜便辭別而去。

(12) 仙人:印度泛稱一般的聖人和修道者為仙人。

(13) 生天:來生輪迴到天道中享受快樂。

  淨飯王聽到太子出家的消息,傷心欲絕,立刻派大臣去尋找太子。他們見到太子後,再三勸請他回宮,可是被太子堅決拒絕了,只好留下憍陳如等五人(14)作為太子的侍從。

(14) 憍陳如等五人:即憍陳如、額鞞、跋提、十力迦葉和摩訶男俱利五人。悉達多太子出家時,淨飯王勸阻無效,派了這五名親信追隨太子。太子成道後,他們最先聞佛說法,出家為僧,稱五比丘。

  太子渡過恆河的急流,準備拜訪阿羅邏仙人,當途經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托缽時,他莊嚴的容貌和高雅的氣質,吸引了許多民眾,國王頻婆娑羅知道了,立刻帶同大臣到山中來見太子,懇請他還俗為官,甚至願意把一半國土贈與他治理,太子雖說堅決地謝絕了國王的美意,但答允成道後必定來化度他。

會兩仙人

  太子辭別頻婆娑羅王後,便到阿羅邏仙人的修道處。仙人教太子修習非想非非想定(15),以生非想非非想天為徹底的解脫。太子問仙人:「在非想非非想處,是有我存在,還是沒有我存在呢?如果沒有我,便不能說非想非非想了。如果說有我,這個我是有知覺的,還是沒有知覺的呢?如果沒有知覺,便和木、石一樣。如果有知覺,對於所感受的事物便會產生貪愛,不能解脫。可見你只是斷除了粗重的煩惱,而不自覺有微細的煩惱。如果任由它繼續滋長的話,等到天人的壽命完結以後,仍然要再次輪迴。只有徹底去除我執(16),才是真正的解脫啊!」仙人聽後,大為佩服,驚訝得無言以對。

(15) 非想非非想定:定,即禪定,一般指把精神集中,靜坐沉思以求覺悟的修行方法。非想非非想定,是一種極深細的禪定境界。修道者在這種定境之中,既沒有明顯清晰的想,也不像木石一樣的無想,有些修道者誤以為這便是解脫的境界;佛教則以為縱然修到這種禪定,來生也只會生於非想非非想天,而不是真正的解脫。

(16) 我執:又稱我見,是對「實我」的執着。眾生由於不了解因緣生法的道理,誤認於身、心之上有一個永恆、獨立、具主宰性的實體,稱為我執,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太子又再到王舍城外鬱陀羅仙人的修道處,所學得的也是大同小異。

修習苦行

  太子在外尋師訪道,遊歷了一年,足跡遍及整個摩揭陀國,但對於解脫之道,依然一無所得,只好帶同五位侍從,進入迦耶山修習苦行,端坐沉思解脫之道,每天僅以一麻一米來維持生命,乃至七天才進食一次。

  太子這樣經過了六年的苦行,弄得瘦骨嶙峋,形容枯槁,但仍沒有領悟到解脫的正道,於是明白到僅靠修習禪定和苦行,並不是覺悟的正因,便毅然放棄。他走到尼連禪河沐浴,並接受牧女乳糜(17)的供養。太子進食後,體力漸漸恢復,但追隨他多年的憍陳如等五人,竟然誤會太子放棄修道,便大感失望,一起離他而去,走到波羅奈國(18)的鹿野苑中繼續修習他們的苦行。

(17) 乳糜:又稱乳粥。通常用米粟混和牛羊乳煮成。

(18) 波羅奈國:波羅奈,又作波羅捺,原為古印度迦尸國的首都,因為在佛經中常把大城稱為國,所以又稱為波羅奈國。它在中印度境內,恆河的側岸。它的北郊有鹿野苑。

降服心魔 

  悉達多太子只好獨自走到迦耶山,在一棵畢缽羅樹(19)下敷草而坐,並立下堅定的誓言:「假若我不能證得無上大菩提(20),寧可粉身碎骨也絕不離開此座。」太子以大悲大智的襟懷,奮勇精進的精神,在樹下沉思了四十九天。據說這時魔王(21)率領魔軍前來干擾,又派出很多妖艷的魔女來誘惑他,太子始終不為所動,惡魔終於敗退。

(19) 畢缽羅樹:樹名。佛陀成道後稱作菩提樹。

(20) 無上大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1) 魔王:魔;是梵語魔羅的略稱,意譯擾亂者、破壞者。古印度傳說天王波旬為魔王,他常常帶同眷屬擾亂修行人的心。

得成佛道 

  十二月初七晚上,太子降伏惡魔後便入定靜思解脫的方法。於前夜(22)獲得宿命通──知道自己和其他眾生過去生中的事蹟;於中夜獲得天眼通──徹見眾生在生死輪迴中,隨着所行的善惡而受種種果報的實況;於後夜得漏盡通──洞悉三界(23)因果的關係。太子又逆觀、順觀十二因緣(24),在黎明來臨時,終於徹悟緣起(25)、無我(26)的道理,證得無上正覺,成為佛陀(27)。

(22) 前夜:古印度把晝夜分為六等份,即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前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合稱晝夜六時。前夜為晚上六時至十時,其餘類推。

(23) 三界:佛教把眾生生死輪迴所處世界,劃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24) 十二因緣:因,是主因;緣,是輔助條件。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佛教把這個法則應用於生命現象方面,作為解說生死輪迴的基本理論。它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和老死十二個環節。由於前一個環節為緣而引生後一環節,所以稱為十二因緣。

(25) 緣起:一切事物都處於因果的聯繫之中,依着一定的條件而生起、變化。佛教以這個法則去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各種現象的產生、變化及幻滅,也作為說明修行證果的理論根據。

(26) 無我:指眾生乃至一切事物,都是由種種因緣和合而生,不斷變遷,當中並沒有永恆、獨立、具主宰性的實體。

(27) 佛陀:是梵語的音譯,簡稱佛,意譯覺者。泛指所有圓滿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修道者,是佛教修證的最高果位。

初轉法輪

  釋迦牟尼成道以後,決意把自己所覺悟的真理教化眾生,使他們都能離苦得樂。他本想先化度曾求教過的跋伽、阿羅邏、鬱陀羅三位仙人,可是他們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只好改往鹿野苑化度曾經侍奉他多年的憍陳如等五人。他們五人雖然見到佛陀從遠處而來,但由於不滿意他放棄苦行,一致決定不理會他。

  當佛陀慢慢走過來,他那莊嚴而慈祥的容貌,深深地吸引着他們,令他們忘記了事前的約定,都走上來歡迎他。佛陀告訴他們,奢侈的生活和極端的苦行都是無益的,只會障蔽智慧。他已經拾棄苦、樂,依着中道(28)修行,解脫成佛。佛陀接着為他們三轉四諦法輪(29),五人聽後立刻醒悟,不久便證得阿羅漢果(30),成為佛陀最早的出家弟子,世人稱他們為五比丘。這是佛陀的第一次說法,因此稱為初轉法輪,從此世間便有了佛、法、僧三寶。

(28) 中道:即不陷於極端,不偏不倚的觀點和修道方法。這裏指既脫離極端苦行,又脫離俗世逸樂的修道方法。

(29) 三轉四諦法輪:指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為五比丘最初講說四諦的道理,從不同的角度說了三遍。一. 示轉(清楚說明苦、集、滅、道四種真理);二. 勸轉(指出四諦在修行實踐的意義);三. 證轉(力證自己依循四諦法去修證,已經徹底解脫生死輪迴)。

(30) 阿羅漢果:簡稱羅漢。意謂只尋求自我解脫的修道者所獲證的最高果位,但他們欠缺佛陀化度一切眾生的慈悲襟懷。

化度耶舍

  當時波羅奈國有一位大富長者的兒子耶舍,他雖然過着奢華的生活,但感到世間的歡樂都是極為短暫的,心中非常鬱悶。在一個深夜,他獨自向山林走去,口中不斷叫喊着:

  「苦悶啊!苦悶啊!」

  在林中休息的佛陀聽到了,知道耶舍解脫的時機已經成熟,便把他叫住說:

  「你過來吧!我這兒有安穩的地方。涅槃(31)才是脫離煩惱,清淨解脫的境界。」

(31) 涅槃:意譯圓寂或滅度。指修行圓滿,已脫離生死輪迴的解脫境界。

  耶舍聽了,心中非常歡喜,便走到佛陀的跟前,佛陀為他講解五蘊(32)、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並告訴他一切善、惡都是從心而生,只有內心不為物欲所纏縛,才是真正的出家。耶舍聽後,立刻斷除煩惱,證得聖果,並且出家追隨佛陀。

(32) 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五蘊即色、受、想、行、識,是構成眾生身、心的要素。

  耶舍的父親聽說兒子離家,便四處去找尋。當他來到鹿野苑,聽了佛法,決定接受三皈依(33),成為最先的在家弟子。

(33) 三皈依:皈,是皈向;依,是依靠。皈依,即信奉的意思。佛教徒以佛陀、佛法和僧眾為信奉的對象,所以把這種宣誓信奉的儀式稱為三皈依。

  耶舍有五十位要好的朋友,當他們知道耶舍剃度的消息,亦一同出家。

  佛陀在鹿野苑逗留了三個月,連同先前的五比丘,合共收了五十六位出家弟子,並分派他們四出弘法,而自己則獨自到摩揭陀國去。

化三迦葉

  摩揭陀國當時有許多外道(34),其中以拜火教(35)的優樓頻螺‧迦葉最負盛名,有五百位弟子。有一晚,佛陀特意往他那裏借宿,藉此機會來教誨他。優樓頻螺‧迦葉終於帶同五百位弟子謙虛地從佛出家,並把拜火用的器具投到尼連禪河裏。

(34) 外道:佛教把其他宗教、哲學和信徒通稱為外道。

(35) 拜火教:流行於古代波斯、中亞等地區的宗教。該教主張世界有善、惡兩端,以火代表光明和善良,以黑暗代表罪惡。他們認為人應該趨善避惡,因而主張行善及禮拜聖火,以求來世可以生天享福。

  他的兩位弟弟那提‧迦葉和伽闍‧迦葉也是拜火教徒,各有二百五十位弟子,就住在河的下游。他們只見哥哥拜火用的器具順流而下,以為他遭遇不幸,立刻帶同五百位弟子到來看望。當他們知道哥哥成了佛弟子之後,亦帶同五百位弟子一起皈佛出家。

  釋尊為了履行化度頻婆娑羅王的諾言,便率領徒眾來到王舍城。當國王見到著名的三迦葉都成了佛弟子之後,信心更加堅定。佛陀為他講解緣生、無我的道理。他聞法之後,非常歎服,聯同大臣一起皈依三寶。當時,有一位迦蘭陀長者把他的竹林供養佛陀;國王為佛陀在竹林中建造精舍(36),這座竹林精舍是佛教有寺院的開始。

(36) 精舍:供僧侶居住、修道及講經說法的場所,是寺院的別稱。

度舍利弗

  舍利弗和目犍連是王舍城裏著名的年青宗教師,他們同屬婆羅門階級,不但聰明博學,而且也是好朋友,曾經拜六師外道之一的散惹夷為師。由於散惹夷未能找到解脫的方法,使他們感到很失望,因此離開他而自立門戶,各有一百位弟子。兩人彼此約定,無論誰先找到真理,一定要通知對方。

  一天早上,舍利弗看到馬勝比丘(37)到城中托缽,他被馬勝的莊嚴外貌及不凡氣度所吸引,恭敬地問道:

(37) 馬勝比丘:即五比丘中的額鞞。

  「請問你的老師是誰?他教導你些甚麼道理呢?」

  「我的老師就是佛陀。不過我追隨他不久,所學也很有限,只能簡略地告訴你。佛陀常說:『法(38)從緣生,亦從緣滅,一切諸法,空無有主(39)。』」馬勝回答道。

(38) 法:法有兩種含義,一. 指佛陀的教法,稱為佛法;二. 泛指一切事物和現象。這裏指後者。

(39) 主:即實體。眾生由於不明瞭因緣法的道理,誤以為萬物除了眾緣之外,另有一個常、一、具主宰性的實體。

  舍利弗聽了這番話後,當下便明白緣生、無我的道理。他很高興起回去告訴目犍連。目犍連聽後也明白佛陀的教義。於是各帶同一百位弟子皈依佛陀出家。後來兩人都成為佛陀的重要左右手,舍利弗被稱為智慧第一,目犍連被稱為神通(40)第一。

(40) 神通:指通過修習定而獲得的神秘力量,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和漏盡通,只有已解脫輪迴的聖者才能圓滿地獲。

度大迦葉

  王舍城裏有一位富有而樂善好施的婆羅門畢鉢羅耶那‧迦葉。他聰明博學,通曉《四吠陀》(41)的一切外道典籍。由於感覺到俗世的生活毫無義意,便毅然捨棄一切,出家修行。他聽聞佛陀在竹林精舍中弘法,便到佛陀那裏受教。他出家後過着極嚴謹的頭陀(42)生活,在僧團中後有地位,被尊為摩訶(43)迦葉。

(41) 四吠陀即是《梨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

(42) 頭陀:意譯為苦行。佛教的苦行和外道的苦行不同,只是在衣、食、住、行方面都過着極簡樸的生活,而非故意去折磨自己的身體。

(43) 摩訶迦葉:摩訶,是梵語「大」的意思。摩訶迦葉即大迦葉,因為他在僧團中德高望重,地位僅次於佛陀,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為大迦葉。

度迦旃延

  阿私陀仙人的外甥迦旃延,自幼便聰明博學,通解《四吠陀》和一切外道典籍,很受摩揭陀國人民的敬重。

  當時在波羅城附近發現古城遺跡,當中有一塊石碑刻着:

  「何者王中王?

   染與非染等,云何得無垢?

   何者名為愚?

   何者流所漂?

   得何名為智?

   云河流不流?」

  這首偈語(44)的每一句都是極抽象的問題,朝中大臣無法回答。伊鉢羅王於是限令素負盛名的迦旃延在七日內解答。而迦旃延怎樣也想不出答案來,只好請教六師外道,但他們也不能提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44) 偈:亦稱頌,合稱偈頌。佛經的體裁之一,每偈有四句,每句字數相同,但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或七言,用來讚美佛、菩薩或解說佛教的道理。

  最後,迦旃延去到佛陀那裏,佛陀不假思索,便用一首偈語答道:

  「第六王(45)為上。

   染(46)者與染等,不染則無垢。

   染者謂之愚,愚者流(47)所漂;

   能滅(48)者為智,捨流復不流,是名為解脫。」

(45) 第六王:第六意識。因它是一切行為的總樞紐,也是生死輪迴與解脫的關鍵。

(46) 染:即雜染,與清淨相對。

(47) 流:指生死輪迴。眾生被煩惱所驅逼,在六道中不斷受生死,有如流水永無停頓。

(48) 滅:即涅槃。

  迦旃延聽了甚為滿意,依期把佛陀的偈語呈獻給國王,國王聽了大為高興,便率領王族大臣來到佛陀面前受教,並且皈依三寶,受持五戒(49),而迦旃延也出家成為佛陀的弟子。

(49) 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佛陀為在家信眾所制定的守則。

返國行化

  佛陀成道的消息傳到淨飯王那裏,他派人禮請佛陀回國一行。佛陀也正想藉此機會看望父王及向親族說法。王族中跟隨佛陀出家的人很多──有兒子羅睺羅,異母弟難陀,從弟阿難陀、提婆達多和阿那律等;還有首陀羅階級的優婆離。

  後來當淨飯王病重垂危,佛陀再次回到迦毘羅衞城,在病床前為父王說法。淨飯王逝世後,佛陀的姨母波闍波提夫人和妻子耶輸陀羅亦出家為比丘尼,於是有了四眾弟子(50)。

(50) 四眾弟子:即比丘(出家男眾)、比丘尼(出家女眾)、優婆塞(在家男眾)和優婆夷(在家女眾)。

  佛陀從成道至入涅槃的四十五年間,往來恆河及中印度各國為眾生說法,不論賢愚貴賤、男女老幼,受感化的不計其數,而能夠出家修道的有數千人之多。 

入大涅槃 

  佛陀年滿八十時,開始患病。他在毘舍離城外的竹芳村告訴弟子,自己入涅槃的時候已經到了。大家知道快要失去良師,都覺得非常難過。佛陀安慰他們說:

  「你們不用憂傷悲痛,試問天地萬物,哪一樣不是有生有滅的呢?要找尋永恆不變的東西,根本是沒有可能的。」

  佛陀最後去到末羅國的首都拘尸城,接受了鐵匠純陀的供養之後,病情加劇;在熙連若跋提河畔的娑羅雙樹間,阿難陀舖設好睡床,讓佛陀休息。當時有一位婆羅門須跋陀羅,知道佛陀快要涅槃,趕來求見。佛陀為他說四諦、八正道(51)等教法,他立刻出家受戒,成為佛陀最後的一位弟子。

(51) 八正道:指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項通向涅槃的途徑或方法。

  佛陀最後告誡弟子,在他滅度後要以戒律為導師。又說:

  「你們必須摒棄貪欲和憍慢的心,依循我的教誡,精進修道。

  「我自成佛以來,所要辦的事已經辦妥了,從此以後,你們切不要放逸(52)。我也是由於不放逸的緣故,才能成佛;一切善行,也是由於不放逸,才可以達成。」

(52) 放逸:謂放縱自己,於善不能勤修,於惡不能滅除。

  佛陀吩咐完畢,便右脅而臥,從禪定中進入涅槃了。

  四眾弟子向佛陀的遺體致敬以後,便舉行火化。許多國王知道佛陀已經入滅,都紛紛要求分取舍利(53)。最後佛陀的舍利被分成八份,讓他們帶回國建塔供奉。

(53) 舍利:意譯遺體或身骨。這裏指佛陀的遺體經火化後遺留下來的結晶體。

本文節錄自以下書本第三至四課:  

覺光法師主編:《高中佛學課本》上冊,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1991

 

下一章:遺教結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