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一行禪師與孩子一起做的正念練習》 (文:擋風玻璃)

0
2020060902

一行禪師&梅村社群著,陳潔華譯:《一行禪師與孩子一起做的正念練習:灌溉生命的智慧種子》,台北:橡樹林文化,2018年

《一行禪師與孩子一起做的正念練習:灌溉生命的智慧種子》是一行禪師教導關於孩子正念練習的完整概述,書中詳細介紹了幾十個練習和活動,適合親子和師生一起實踐。這些練習有來自梅村,亦有來自專家學者的原創構思。最難得的是本書收集了世界各地禪修營導師與參加者的經驗分享,可說是匯聚了眾人智慧的結晶,非常寶貴。

一行禪師在書中指出,正念幫助我們認識當下發生什麼事情。我們跟平常一樣走路、工作或飲食,只要覺知自己正在做這些事情,就是正念。要留意,心要集中,不要因為其他事情分心。其實每個人都有正念種子,只要持續練習,種子就會茁壯成長,讓我們得到喜悅和幸福的機會。

對教師和家長來說,一行禪師在書中有一句說話異常重要:「你無法向他人傳播智慧和見地。這種子早就在那裡。好的老師觸動這些種子,讓它們覺醒、發芽、成長。」(P.21)

書中以蘋果汁和注滿沙粒的水瓶做例子,靜置時就會由混濁逐漸變清澈,情況就如同打坐一樣,紛紜的思想和感受會在內心逐漸沉澱。這些思想和感受仍然在頭腦中,但打坐讓我們透過呼吸使它們平靜下來,有時候我們亦可以深入審視這些念頭,更好地瞭解它們。「覺知自己的思想十分重要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引導這些想法朝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而不是被它們引導」(P.26)

書本第三章「培養我們自身的正念」可能是書中最重要的章節,它指出要成為好的教師或家長,必須先瞭解自己、照顧好自己。「你的存在、平靜以及安寧是你能給年輕人的最好禮物」(P.49)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在童年時代都遭受過傷痛,若擁有治癒這些傷痛的經驗,就更能理解孩子,跟他們建立聯繫。這一章詳細介紹多種方法照顧好自己,第一步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感受和情緒,第二步是照顧好我們和其他人的關係,第三步是把正念帶到社群。  

第九章「培養我們的幸福,擁抱我們的痛苦」深入分析幸福和痛苦。我們無需侷限自己對幸福有某種特定的觀念。事實上,所有讓我們幸福的條件已經存在,我們要做的只是要認出這些條件。這需要我們懂得活在當下和覺照,才能領悟到「地球、樹木、流水、空氣、廚師、農夫、飛鳥、昆蟲,這些都為你存在」。(P.209)

痛苦方面,一行禪師表示我們意識中的負面因素,可以滋養慈悲與愛。如果不曾受苦,人怎能認識快樂呢?如果自己不曾受苦,怎去理解別人的痛苦呢?一行禪師請我們深入觀察痛苦的本質,不要害怕它,痛苦教導我們很多,幫助我們學習理解和慈悲。痛苦的經歷,是幸福的基本條件。不用嘗試太快去除痛苦,不妨允許它存在,只要辨認出它在那裏。所謂此消彼長,當我們的練習和喜悅變得足夠強大時,自然就會恢復內在的平衡。(P.217-221)

書中有大量一行禪師跟孩子們的Q&A,是本書一大亮點。如果被其他孩子嘲笑和欺負,怎麼辦?為什麼有一天我們會死?有雞先定有蛋先?要回答這些問題相當高難度,但一行禪師舉重若輕,用簡單的字句解說出深刻有力、令人信服的答案。書內有多幅充滿童真的精美繪圖,隨附的CD有廿九首優美的歌曲與修習引導,讓人耳目一新。

書中有兩位法師的說話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

真定嚴法師:「我領悟到,我們能傳達給孩子最重要的東西是我們自己的為人。孩子們十分敏感。他們不是靠思維來活的,他們靠感受來活。所以我們的存在、平靜、溫柔以及和睦,就是我們能給他們最重要的東西了。」(P.46)

法容法師:「所謂『玩耍』,其實就是和孩子們在一起。讓孩子向我們透露他或者她是什麼樣的人,他如何說話,她的聲音是什麼樣的,他如何走動,她喜歡玩什麼,他的微笑,她臉上的所有表情,他有什麼夢想,她的整個存在。就是敞開心扉接受孩子的本來面目,並即興回應他們。」(P.38)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