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頻婆娑羅王和須達多長者

0

一、頻婆娑羅王

  古印度摩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和佛陀有一段殊勝(1)的因緣。

(1)殊勝:最特殊,最好的。

  當悉達多太子剛出家時,曾在他的首都王舍城托鉢乞食。他見到太子相貌非凡,說話很有哲理,自願把一半的國土相贈,但太子卻婉言謝絕了。國王見到無法挽留,只好約定太子將來成佛,必來度他。

  太子成佛後,度化了不少人。有一天,他來到王舍城外的靈鷲山弘法。頻波娑羅王知道了,立即率領大臣來見,懇請皈依佛陀,讓他能夠在家修行。

  佛陀接受了他的請求,並向他說法,還訓勉他要做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國王。

  第二天,國王邀請佛陀到王宮用膳,飯前並親自拿水瓶替佛陀沖水洗手,以表示最高的崇敬。

  用膳時,國王向佛陀表示,他準備建築一座宏偉的精舍,迎請佛陀及僧眾居住、修行和弘法。這就是日後的竹林精舍,精舍分十六大院,每院九十房;更請有五百樓閣,七十二所講堂,規模非常宏大。

  當佛陀聽到國王要建精舍,感到十分歡喜,訓勉他說:

  「布施(2)可以去除貪欲;忍辱(3)可以壓制嗔恚(4);作善可以遠離愚癡。這三種善行都是進入涅槃的門徑。」

(2)布施:把自己所的施捨給人。

(3)忍辱:安然忍受一切違逆的境遇而沒有怨恨。

(4)嗔恚:發怒。

  頻婆娑羅王接受了佛陀的教誨,從此更努力協助弘法,為人民謀求福德和智慧。

 

二、須達多長者

  須達多是舍衞城的一位富商,他的產業遍佈恆河兩岸。為人樂善好施,時常救濟孤獨無依的人,所以人們都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有一天,他來到王舍城探親,跟隨親友前往竹林精舍聽佛陀說法,深受佛陀的慈悲和智慧所感動,於是發心皈依。

  他皈依佛陀後,發願在舍衞城興建一座精舍,供佛陀及弟子居住,以便教化舍衞城的百姓。

  他看中了祇陀太子的花園,於是請求太子出讓,太子故意為難他說:

  「你若果肯用鋪滿園地黃金作為代價,就賣給你吧!」

  須達多果然用黃金甫滿了園地。這時,太子不能反悔,心想:

  「他既然這樣樂善好施,我又怎可落後呢?」

  於是,向須達多說:

  「地雖然由你購得,任你興建精舍;但園中樹木仍舊是屬於我的。將來你獻房舍;我獻樹木,這件善舉是共同完成的。」

  精舍建成後,佛陀把它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並經常在那裏說法。

  須達多為了建造精舍,雖然耗費了不少家財,但他仍然樂於行善,熱心救濟貧苦的人。對僧眾的供養更是盡心竭力呢!

  「精舍」,是佛寺的異名。意謂可以讓僧侶安居,以便精勤修道及弘揚佛法的地方。

  佛陀在世時,很多國王、長者都奉獻精舍,而其中以竹林精舍和祇園精舍的建築最為宏大,房舍很多。佛陀和龐大的僧團,曾在這兩地居住了一段長時間,進行弘法的工作,所以建造精舍的兩位在家信徒,實在不單推動了佛教的發展,而且對社會的道德教育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本文節錄自以下書本第九課:  

覺光法師主編:《初中佛學課本》第二冊,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1990年

 

下一章:毘舍侍母和貧女難陀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