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第九屆佛化德育及生命價值教育暨國情研習之旅(一)

0
香港佛教聯合會七校師生來到行程第一站六榕寺

香港佛教聯合會七校師生來到行程第一站六榕寺

佛教慈敬學校學生蒲梓軒繪畫六榕寺正門

佛教慈敬學校學生蒲梓軒繪畫六榕寺正門

        香港佛教聯合會七間小學師生一行47人,2025年3月底參加第九屆佛化德育及生命價值教育暨國情研習之旅,參訪廣州六榕寺和大佛寺,獲得兩寺法師和老師的熱情招待。他們還參觀了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和廣東省博物館,遊覽永慶坊非遺街區、北京路步行街和廣州塔,深刻感受中華文化的古今魅力。

        第九屆佛化德育及生命價值教育暨國情研習之旅得以順利完成,感恩廣州大佛寺住持、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耀智大和尚的鼎力支持。研習之旅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小學校長會主辦、學術交流委員會與心靈教育推廣委員會協辦,佛教黃焯菴小學何倩儀校長擔任團長,佛化教育顧問黃鳳鳴女士與廣州市佛教協會聯繫策劃行程,並與李淑華副校長和潘雅詩助理校長等人籌辦各項細節。七校各挑選五名表現傑出的高小學生參團,學生必須就研習之旅完成個人成果反思及繪畫報告,以加強學習效果。

花塔與大雄寶殿

        3月26日清早,師生一行47人在香港西九龍站乘搭高鐵,很快就抵達廣州市。他們在市內用膳後,就乘搭旅遊巴到越秀區參訪聞名遐邇的六榕寺。大家在寺門前落車,抬頭就看見依照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墨寶刻製的「六榕」牌匾,還看見高聳的花塔,心情真是興奮激動。知客定觀法師引領師生參觀寺內殿堂和古蹟,細心講述有關六榕寺、花塔、六祖銅像、蘇東坡和王勃等故事,無不引人入勝。

定觀法師向師生介紹六榕寺和花塔

定觀法師向師生介紹六榕寺和花塔

有學生急不及待拿出行程手冊查看資料

有學生急不及待拿出行程手冊查看資料

定觀法師介紹韋䭾菩薩像

定觀法師介紹韋䭾菩薩像

定觀法師的講解引人入勝

定觀法師的講解引人入勝

欣賞美麗的花塔

欣賞美麗的花塔

佛教慈敬學校學生蒲梓軒繪畫六榕寺花塔

佛教慈敬學校學生蒲梓軒繪畫六榕寺花塔

花塔亦有蘇東坡的六榕題字匾額

花塔亦有蘇東坡的六榕題字匾額

學生轉動塔外的法輪

學生轉動塔外的法輪

花塔附近掛了很多遊人手寫的祈願卡

花塔附近掛了很多遊人手寫的祈願卡

        六榕寺建築古雅,始建於魏晉南北朝,至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歷史。這座千年古剎有一座巍峨宏偉的千佛塔,又名花塔,高57.6米,塔下埋藏着佛陀舍利珍寶,乃公元537年由曇裕祖師沿海上絲綢之路迎請求得。佛教黃焯菴小學學生鍾叙秋對花塔印象最深刻,他記得法師在導賞時說過,雖然從外面看花塔只有八角九級,但裏面其實有十七層。他說:「我覺得很震驚,這塔竟然內藏玄機!而且塔的外型華麗壯觀,檐角都懸掛吊鐘,整個塔好像是花朵疊成的一根花柱,塔頂好似長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真讓我難以忘懷。」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學生岑翠婷亦對花塔印象難忘:「初見時,耀眼的陽光為塔身披上一層金色的光暈,十分美麗。花塔的每一處細節都讓人驚嘆,精緻雕刻的蓮花讓人目不暇接。然而,這座花塔不僅是建築藝術的傑作,更是歷史的見證者,靜靜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讓人在仰望時,彷彿能聽見時光的迴響。」

        定觀法師介紹,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有一次到廣州,遊覽寺院時看見六棵大榕樹,於是題了「六榕」二字,寺院後來在明朝改名為六榕寺。時至今日,該六棵榕樹只剩下三棵。佛教慈敬學校學生蒲梓軒表示,聽見六榕寺當年的六棵榕樹只剩下三棵,感到十分傷心。

        在大雄寶殿,法師介紹三尊佛銅像鑄造於清朝1663年,高6米重10噸,是廣東省目前最大的三尊銅像。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學生吳銘偉讚賞這三尊佛像莊嚴肅穆,造型精美大氣,面容慈悲,散發着寧靜祥和的宗教氣息。他覺得佛像的微笑和眼神令人很放鬆。該校學生張尉軒形容三尊佛像非常巨大壯觀,他覺得佛像的注視和微笑,預示今次行程必定會一帆風順。

        這片佛門聖地出奇地幽靜,處處生意盎然,令人神清氣爽。寺內廣植木棉,木棉花嬌艷欲滴,散落一地,有些人拾起放進袋子,有些人在地上將木棉花排列成一些圖案,很有雅興。法師導賞時,有幾朵木棉花掉下,擲地有聲,彷彿要向大家開示無常的道理。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學生歐陽愷形容六榕寺有一種「靜謐的宗教氛圍」。

進入大雄寶殿禮佛祈福

進入大雄寶殿禮佛祈福

大雄寶殿的三尊佛像

大雄寶殿的三尊佛像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學生張尉軒繪畫六榕寺佛像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學生張尉軒繪畫六榕寺佛像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學生吳銘偉繪畫六榕寺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學生吳銘偉繪畫六榕寺

來到六祖堂,定觀法師介紹禪宗慧能祖師的事蹟。

來到六祖堂,定觀法師介紹禪宗慧能祖師的事蹟。

六祖慧能像法相莊嚴

六祖慧能像法相莊嚴

在蘇東坡像前,定觀法師講述蘇氏當年題字「六榕」的事蹟。

在蘇東坡像前,定觀法師講述蘇氏當年題字「六榕」的事蹟。

佛聯會師生與定觀法師和王導老師在花塔下合照

佛聯會師生與定觀法師和王導老師在花塔下合照

佛教榮茵學校學生蕭孝言繪畫六榕寺花塔

佛教榮茵學校學生蕭孝言繪畫六榕寺花塔

佛聯會何倩儀校長(左三)、佛化教育顧問黃鳳鳴女士(右三)和隨團老師,與廣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濱先生(左四)和定觀法師合照留念。

佛聯會何倩儀校長(左三)、佛化教育顧問黃鳳鳴女士(右三)和隨團老師,與廣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濱先生(左四)和定觀法師合照留念。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學生李玲初繪畫六榕寺弘法堂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學生李玲初繪畫六榕寺弘法堂

何倩儀校長(左五)向定觀法師致送紀念狀和紀念品,並與隨團老師合照。

何倩儀校長(左五)向定觀法師致送紀念狀和紀念品,並與隨團老師合照。

王導老師向師生講解六榕漢俳詩詞文化

王導老師向師生講解六榕漢俳詩詞文化

漢俳詩詞講座

        師生參訪期間適值六榕寺舉辦2025漢俳創作節,可謂機緣難得。大家齊集弘法堂,聆聽六榕佛教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王導老師講解六榕漢俳詩詞文化。漢俳是三行詩形式,跟日本俳句相似,首尾行五個字,中間一行七個字,每行尾字注重押韻。王導老師介紹,中國古代早已有類似的雜言詩,可說是漢俳的緣起。他展示了多首漢俳作品,講解食存五觀義理,之後又派贈明信片給師生,請大家即席創作漢俳並寫在明信片上。孩子們利用接續的寺內寫生時間,動腦筋創作了多首漢俳,以下摘錄幾首供讀者欣賞:

「功課功課呀!

你怎麼不做好呀!

害我做好久!」(歐陽榿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花塔真漂亮

外表像花瓣一樣

像真花一樣」(鄧凱蒂 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古寺越千年

六榕翠影掩金殿

鐘聲繞塔尖」(李玲初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

        想不到小學生這麼有文采詩意,真是感恩黃導老師的啟發和教導。多名學生後來都不約而同地在研習報告表示,很高興在六榕寺學習漢俳。佛教中華康山學校學生許鈺雯對六榕寺弘法堂印象最為深刻:「因為我在這裡學了漢俳,而且還嘗試了創作。漢俳的結構與律詩、絕句不同,我感到很特別。我覺得這次經歷很難得,因為能夠與七間佛聯會會屬小學的同學一起感受漢俳的魅力,了解漢俳的文學發展。」

        師生深深感恩六榕寺方丈法量大和尚的安排,感謝定觀法師和王導老師的熱情招待,讓大家在六榕寺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感悟獲益良多。

學生把握時間在六榕寺寫生和創作漢俳

學生把握時間在六榕寺寫生和創作漢俳

學生榕樹旁寫生和創作漢俳,似乎特別靈感充沛。

學生榕樹旁寫生和創作漢俳,似乎特別靈感充沛。

學生漢俳作品出色,令人意想不到。

學生漢俳作品出色,令人意想不到。

學生的漢俳作品

學生的漢俳作品

佛教慈敬學校學生蒲梓軒繪畫六榕寺的榕樹

佛教慈敬學校學生蒲梓軒繪畫六榕寺的榕樹

木棉花砌成美麗的雙層星星圖案

木棉花砌成美麗的雙層星星圖案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與永慶坊

        行程緊湊,師生一行人隨即前往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參觀,導賞員向大家講解十三行歷史,並重點介紹館內展品。博物館建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館藏文物豐富且精美罕見,如外國製角雕扇骨人物畫折扇、貝雕鏤空基督生平故事掛件、象牙國際象棋盤、黑漆描金針線盒、黑漆花卉人物茶葉盒、外國手搖八音盒、大量廣綉廣彩及通草水彩圖作品等,在在展示清朝中西貿易文物之卓越工藝,令人歎為觀止。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學生劉蔚欣表示,博物館令她充分了解廣州十三行的貨物、商人以及當時清代皇帝為什麼會選擇廣州十三行作為唯一可通商的口岸,也讓她了解到當時的政策。她認為這次經歷令她獲益良多,認識更多歷史人物。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門前合照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門前合照

導賞員(持咪女士)在十三行商館區模型地圖前講解

導賞員(持咪女士)在十三行商館區模型地圖前講解

學生聚精會神觀看展館資料

學生聚精會神觀看展館資料

學生拍照紀錄展館資料

學生拍照紀錄展館資料

館藏展品:清代廣綉百鳥圖掛飾

館藏展品:清代廣綉百鳥圖掛飾

館藏展品:清代貝雕鏤空最後晚餐圖掛件

館藏展品:清代貝雕鏤空最後晚餐圖掛件

館藏展品:十九世紀外國手搖八音盒

館藏展品:十九世紀外國手搖八音盒

館藏展品:《仕女圖》油畫,出自清末民初廣東著名畫家黃達生手筆。

館藏展品:《仕女圖》油畫,出自清末民初廣東著名畫家黃達生手筆。

        之後,大家前往永慶坊非遺街區享受自由逛街時間。永慶坊散發着濃厚文青氣息,餐廳小店裝潢別緻,風味十足,加上遊人不多,逛起來分外寫意。師生各自探索街區,有的跑去逛書店,有的忙於買手信,有的享用美食凍飲,玩得不亦樂乎。

        傍晚時分師生返回酒店,各自回房安頓前,先進行火警演習,由領隊帶領大家行一次走火通道。領隊叮囑大家回房間後,閱覽門後逃生地圖及房內消防設備的使用說明。老師透露,近年各校每次進行交流團都會進行火警演習,安全意識相當強!

廣州永慶坊

廣州永慶坊

廣州永慶坊前合照

廣州永慶坊前合照

學生結伴遊永慶坊

學生結伴遊永慶坊

酒店火警演習

酒店火警演習

~待續~

下一篇:第九屆佛化德育及生命價值教育暨國情研習之旅(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