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佛教如何與青年同行 (香港佛教聯合會秘書長 演慈法師)

0

一、引言

  眾所周知,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是人類生活的兩大層面。物質是人類維持生命所需,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後,就會謀求精神的食糧,光明的指引,以提升生命的品質,實現生命的價值。如果一個人只有物質生活而沒有精神生活,那他無異於行屍走肉、雖生猶死。尤其是青年人本具有純真的天性、羣體的熱情,如果一味追求物質生活,必將造成精神生活的空虛,導致心性的障蔽,逐漸走向墮落自毀的境地而不自覺。

  宗教信仰以追求人生真、善、美為目的,積極解決人類精神和心靈的種種問題,反映人生的終極價值觀,是人類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人類信仰宗教的目的,在於弘揚宗教大無畏的精神,積極入世,淨化世道人心,以慈悲和大愛精神,利益眾生。對於青年來說,宗教不僅是一種內心世界的精神信仰,而且可以透過實踐感受它的存在。青年作為思想開放、勇於進取的一大獨特的社會羣體,其日常生活與宗教信仰已經形成緊密的連結模式。許多宗教團體已經體認到吸引青年族群參與的重要性,宗教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精神寄託。

 

二、佛教與青年的因緣

  佛教是解決人生問題的宗教,有顛撲不破的絕對真理,有平等和樂的處世原則,有方便易行的修持法門。佛教主張人人皆可成佛,非常契合青年人的根機。佛教的創立和發展,就是依靠了一大批具有遠見卓識的青年。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為求解脫生死之道,青年時代就拋棄了王宮的優裕生活,來到尼連禪河邊的苦行林中,修了六年的苦行,沒有達到目的。後來到菩提伽耶的一棵畢缽羅樹下,結跏趺坐,冥思苦想,並發誓說:「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坐。」最後終於覺悟成道,創立了佛教。佛陀的弟子,也有許多是童真入道的。在佛教史上,更有許多青年為佛法的光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記載了一位精進求道,於初發心時即成正覺的善財童子的事蹟,堪稱佛教青年的楷模。善財童子遍遊一百多個城市,先後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後遇普賢菩薩而成就佛道,佛教史上稱之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擁有一顆永不自滿、不斷學習的心,擁有一份絕不因循守舊、絕不固步自封的勇氣,擁有一種不斷超越自我、永遠在路上的精神——這就是難能可貴的佛教青年精神。正如太虛大師在《佛化青年之模範》中所讚譽:「善財童子,道德最尚,而好學尤切,凡具有學問乃至有一技一能之長者,無不親從其學。雖年輕小,不嫌其幼;或年老大,不厭其腐;茍有可學,雖赴湯蹈火亦不畏退,其求學之精神如此,可謂大勇無畏者矣。」作為青年一代,應當效法善財童子開放進取、創新超越、精進不息、無畏無懼的精神,培養慈悲心、勇猛心、堅固心,如法修持,走出自我的小世界,走向人生的大境界,追求自他生命圓滿覺悟的菩薩之路。

 

三、佛教需要青年

  青年人精力充沛,具有純真、熱誠、朝氣、不怕苦、不怕難的特質。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大都在青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有待青年去創造;弘揚佛法的重擔,有賴青年來承擔。

  一直以來,青年在佛教發展過程中,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無論在弘法、慈善、文化、教育等領域,到處都活躍著青年的蹤跡。印順導師在《佛在人間》中曾經開示:「推進適應時代的中國佛教,不宜因循於過去,而應該隨時記著:青年人愈來愈處於重要的地位了。中國佛教如不以適應青年的法門,引導他們來學佛,等於自願走向沒落。弘揚人間佛教,攝化的當機,應以青年為主……如大乘法中的文殊、善財、常啼等,都是現青年身,發廣大心,勇猛精進,學不厭,教不倦。他們自身現青年相,也歡喜攝引青年學佛﹔這不是菩薩偏心,而是青年人具足了適宜於修學大乘的條件。人間佛教的動向,主要是培養青年人的信心,發心修菩薩行。如不能養成人間的菩薩風氣,依舊著重少數人的急證,或多數而偏於消極的信仰,那對於中國佛教的前途,光明是太微茫了!

  社會需要青年,佛教未來的發展同樣需要青年。佛教歷經兩千五百多年而不衰,得力於歷代高僧大德的住持和弘揚,更離不開佛教青年的發心護持。在過去的歲月,老一輩高僧大德如舟如筏,勇猛承載了紹隆聖教、續佛慧命的歷史使命;佛教發展到今天,需要青年一代擔負起繼往開來、傳佛心燈的重任。隨著社會人士對佛法之需求日益增長,然而佛教界人才凋零的狀況,遠遠不能適應弘法利生的需要。今日佛教界比以往更迫切需要的,是既能幹又發心的青年人,作為弘揚正法與解決社會問題的棟樑之才,推動佛教弘法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讓佛法這盞明燈代代相傳。

 

四、青年需要佛教

  青年朝氣蓬勃,精力旺盛,思想敏銳,上進心強,正是追求真理、形成人生觀的時期,對熏習佛法、修福修慧,具備各種優越條件,也最需要佛法正見的指引。佛法可以引導青年紓解身心壓力,從外而內認識自己的內心,一步一步探索生命的方向,最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法句經》有云:「奮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行正法善行。勿行於惡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學佛修行能培養青年健康的心態,完善並提升青年的生命質量,是幫助青年認識生命真諦和自我價值的一把鑰匙。所以,學佛青年一方面要透過今生的努力為未來種下善因,使自己的生命從不健康的、充滿煩惱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從而獲得智慧的、覺悟的人生。另一方面,要自覺覺他、自利利他,不但要修養己身,而且還要有救世度人的精神,使更多的人走向光明的解脫之路。

  《大方廣佛華嚴經》有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現代社會物欲橫流,人們的妄想執著如影隨形,唯有佛教能夠提供究竟的人生指南。青年們面對各種矛盾和競爭,面臨升學、就業、戀愛、婚姻等紛至遝來的人生挑戰,總有著或多或少的惶恐、迷惘、身心或人際的苦悶。在青年時代認准佛教這個究竟歸依處,認真學習和實踐佛法,就能避免許多上下求索的困惑苦惱,少走許多不必要的彎路。在面對生活中種種困難時,佛法就是辦法,可以幫助青年以佛教的觀點思考生命,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擺脫重重困惑苦惱,增長福智資糧,進而以服務的理念實踐生命,以感恩心、慈悲心回饋社會,實踐自利利他的菩薩精神。

 

五、接引青年學佛

  佛教弘法事業的發揚光大必須要靠人才,包括德才兼備的出家僧侶和護法居士。佛教未來的弘法重點,是在培養人才。今時今日,佛教事業的蓬勃發展,固然是各方面努力的成果,但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即青年學佛風氣風起雲湧,給佛教帶來新的生命,新的動力。而佛教的未來如何發展,佛法在未來社會發展過程中將發揮甚麼樣的作用,也取決於現在對青年人的培養和教育。所以說,青年是佛教的未來和希望。正確引導青年佛子常隨佛學,具足佛教的正知、正見和正信,直接關係到佛教的前途和命運。

  香港佛教聯合會自成立以來,堅持以弘法為家務,以利生為事業,十分重視透過多元管道激發青年學佛的熱忱,從與眾生結善緣的立場,以關懷眾生的心情來接引青年學佛,鼓勵青年投入公益與社會關懷,並積極培育青年弘法人才,不斷為佛教注入新血。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香港佛教聯合會就在全港佛教學校內發起成立「佛教青少年團」,努力為青少年營造一個學佛的好環境,現時有近30間佛教中學及小學參與,團員人數近二萬人,經常舉辦不同類型的聯校活動,包括:佛誕卡設計比賽、佛誕徵文比賽、佛青團義工大使服務計劃、歌唱比賽等。1999年年,香港佛教聯合會在一眾善長的熱心護持下,設立「弘法使者」獎學金計劃,資助就讀於大專院校的佛弟子或發心學佛的學生完成學業,寄望他們畢業後積極回應時代呼喚,踐行佛道,貢獻社會,對於社會風氣及倫理道德也能發揮正面的影響作用,裨益世道人心。

 

六、建設青年佛教

  佛教曾被人戲稱為「老年的宗教」。然而,學佛絕不僅僅是老年之事,而應是貫徹人生全過程的大事。老年人固然應該學佛,青年人更應學佛。青年人有理想,有朝氣,有熱忱,有新知,有不可限量的潛能。舉凡青年人活躍的地方,必是一片朝氣蓬勃。一個用心培養青年、重視青年力量的宗教,不但無人力匱乏之虞,更無後繼無人之憂。可見,相對於傳統佛教信仰之以中老年人為主,未來的佛教亟需青年人的參與。

  青年,不僅是一種年齡,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心態,一種品格。佛教可以給青年生命的指導,讓年輕的生命充滿正能量,而青年能為佛教續焰傳薪,讓正法傳遍人間。建設青年佛教,要求學佛青年具備永不止息的學習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知恩報恩的回饋精神,服務人間的菩薩精神,廣大包容的開放精神,圓融中道的智慧精神,慈悲喜捨的奉獻精神。這些精神和品格,唯有經過佛法潛移默化的薰陶後才能逐步形成,唯有在長期的修行和實踐中才能發揚光大。

  近年來,佛教的面貌發生了許多今人欣慰的變化。佛教信眾文化水準大大提高,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不少年輕人,特別是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懷著追求真理的熱忱,深入經藏,研求佛學,其中不少已皈依三寶,成為正式的佛弟子;還有一些具足宿德因緣和正信的青年,選擇剃度出家,示現僧寶之相。一些佛教青年已經獲得學士、碩士乃至博士學位,善根宿植,悲願宏深,有理想,有抱負,很能下功夫修學,有的修行已漸入佳境。青年的加入,為佛教帶來一份新的生機、一份朝氣蓬勃的力量。從青年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佛教的未來和希望。

 

七、關閉

  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一個大有作為的時期。太虛大師在《現代青年與佛教關係》中語重心長地為佛教青年指明了前行的兩條道路:

  甲、現實主義:舊來佛教徒之習慣,大概圖清閒而不做事,對於現實社會之文化、教育、政治等事業,一概放棄而不肯為。現在青年的佛教徒,應該反是。我們要充滿佛化的慈悲、智慧,加入群眾社會活動,加入人類實際生活,此種活動,即是佛法不離世間法之義。要使世間中皆充滿了佛之慈悲、智慧,亦即變世法為佛法。

  乙、精進主義:學佛的人,無論作甚麼事,皆是為普利人生的。未學佛的人,凡一舉動,大概總是為己,或為宗、為族、為一部分而已。學佛人凡所作為,以圓滿的智慧、充足的慈悲,觀全世界人如一,必為之興利除弊,使全人類皆得安樂。如此奮勇精進行去,方是佛教的青年。

  作為近代最具影響力的佛教改革家之一,太虛大師以自己的慈悲、智慧、信願和行持影響了二十世紀的中國佛教界乃至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大師在近百年前發出的振聾發聵的聲音,依然對今天的眾生有着非常珍貴的現實指導意義,值得佛門四眾尤其是青年佛子學習、研究和奉行。期盼青年佛子不負青春,不分僧俗,擔當起時代賦予的重任,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誓發四無量心,廣行八正道,在不斷長養慈悲、開拓智慧的信解行證中,弘法衛教,利濟群生!

原文載於周景勳神父主編《宗教與青年人同行》,香港: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2018年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