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佛教信仰如何助人解決情緒的困擾 (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總務主任 衍空法師)

0

  連月來的反對修改《逃犯條例》衝突,香港人不分年齡、不分政治立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根據社福機構所做的調查,不論親身經歷或經媒體間接接觸,市民在情緒、思想及生活層面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擾。

  種種煩惱的形成,佛教認為根本在於「心」,心能「造」一切。《華嚴經》云:「了達三界依心有」,三界就是欲界、色界及無色界,代表一切世間,均由心生。佛教的修行,就是修心,是要改造心。修心的過程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心,「找心」亦即是認識自己的心,知道它受煩惱所困,要面對它;然後要安住它,「安心」就是不再任由它生起種種妄念;進而,我們要淨心,將妄念去除,還本心清淨,煩惱就可以去除。

  宗教如何助人解決情緒上的困擾呢?筆者簡單歸納下列幾點,有助於受困擾者理解及認識生命或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進而放下情緒上的煩惱。

 找心

  一些親身在示威前線者,或者對某一政見持強烈立場或支持者,無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情緒上的困擾。就算普通市民,雖然每日只是上班下班、上學放學,但面對一個又一個令人心情沉重的新聞不斷出現。如果我們過分留意、關心或經常討論,情緒問題依然會出現,包括焦慮、無奈、失望或者憤怒等等。

  不同人可能出現不同的心態,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心理狀態,利用佛理的啟發開解心結,也可以通過禪修及念佛令自己平靜下來。以下歸納幾種可能存在的常見心態:

 困擾的情緒

第一,無可奈何的心態:認為社會將會完蛋,自己無能為力,感到沮喪。

第二,憤怒的心態:支持某一立場,對其他立場人士的言行感到憤怒。

 應有的心態

第三,平常心心態:認為事情總會過去,認知社會一切事物有「成住壞空」的性質。

第四,慈悲心心態:抱着慈悲心的人,能見到所有人正面對着痛苦,面對着仇恨心。他們希望幫助大眾化解困難,希望大眾息除憤怒。

第五,智慧心心態:有不執着的心態,能因應具體事物情況看問題,能看到不同立場的人,都充滿愚痴。

  抱前兩種心態的人會受到情緒困擾。要處理第一及第二類情緒困惑的情況,從佛理可有以下的啟發。在覺知的層面,大家要明白世界是因緣和合而生,人的因果業報在混亂的時間出現,當中的共業大家也有份,與其互相埋怨指責,不如以豁達的心胸去面對。果報是要面對,但見解及態度卻可靈活,雖然生活受影響,但我們可以平常心去面對,不隨境轉,常以慈悲待己待人。佛說仇恨無法制止仇恨。我們可將仇視優化至諒解,時刻以慈悲智慧放在大前提,不執着、尊重別人、體現眾生平等。
  至於第三至第五種心態,則是我們鼓勵大眾抱有的心態;我們希望大眾能透過修心,達成的目標。

安心

  「心猿意馬」這個成語源自佛教,《維摩詰經講經文》將心比喻成像猿猴和馬一樣東奔西竄,難於控制。如果我們內心雜亂,讓妄想雜念任意產生,我們就會被煩惱所困,所以佛教教導我們要安住內心。那麼,我們要將心安住在哪裏呢?

  佛教教導我們可以通過禪修,將心「安住」下來。禪修就是留心專注和細心觀察的訓練。通過禪修,我們就可以達至佛經裏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境界」。

  那麼,我們如何學習將心安住在當下呢?我們可通過心的簡單修習來處理情緒,例如念佛、行禪等。

念佛

  如果你的朋友中有佛教徒的話,你可能會聽到有些朋友提起念佛,有些則會修習禪修。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但「修心」的法門不一樣。念佛其實也可以是禪修,它能令我們的心「止靜」,進而清淨業障,淨化心靈。

我們可以誠心誦念:

第一,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修習觀音菩薩的慈悲精神;

第二,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修習放下、解脫的精神;

第三,念南無文殊師利菩薩,修習文殊菩薩的智慧,色空不二,有無圓融,一行三昧,常樂我淨。

  香港佛教聯合會在反修例事件後先後舉辦了兩次大型祈福法會,並呼籲道場信眾一同迴向祝福香港,希望大家可持續誦經念佛,將這祝福繼續延續。所謂迴向就是把我們自己所作的善業或功德,與眾生分享,回饋給一切眾生,並感恩他們對自己的護持。這是一種善念,也是一個慈悲的大願。

  念佛的目的是要好好安住自己的身心,但當我們開始念佛的時候,會發現妄念會一個又一個不由自主地出現,口在念佛,卻心不在焉。這在初開始念佛者身上是正常的,當你發現妄念生起時,將專注力帶回到「念佛」上就可以了。念佛必須心口合一,攝心一處,才不致妄念紛飛。

禪修

  禪,在行住坐臥中。不論在任何時候,只要我們能夠保持對所緣的專注和覺察,這就是禪。如行禪及坐禪(打坐),基本可由觀呼吸做起,再進階可以嘗試止觀或慈悲觀。以下扼要向大家介紹兩個禪修的方式。

第一個方式:行禪

關於步行:你喜歡走路嗎?你走路的習慣是怎樣的?

1.步速:快?慢?

2.步幅:大?小?

3.鬆緊:你走路時放鬆嗎?抑或緊張?

4.走路時,你專注嗎?有留意自己的步姿嗎?

我們每天都要走路,但很多人卻未能了解步行和享受走路的樂趣。

行禪的步姿

步行時,請注意以下事項:

1.身體要端正,鬆緊得宜;

2.面帶微笑,眼睛不要東張西望,應留意自己的步姿和步伐;

3.雙手自然垂低,順着每一步協調地擺動;

4.步速不要太快,否則很容易忽略了走路時的一些細節動作。至於步幅,順其自然即可;

5.內心保持平靜和歡喜,學習欣賞每一步。

了了分明步行時的動作:

1.抬腳(一步)、抬腳(一步)……

2.抬腳、放腳(一步)、抬腳、放腳(一步)……

3.抬腳、推前、放腳(一步)、抬腳、推前、放腳(一步)……

行好每一步

行禪時,我們要學習行好和專注於當下的這一步。

我們可按步就班去留意:

1.「抬腳、推前、放腳」的動作;

2.身體的感受;

3.內心的狀況。

行禪的練習:

1.站立。自然呼吸,收攝心神;

2.保持站立,留意自己身體和身體的感受;

3.慢慢向前行,過程中,注意步行的姿勢,並在心中提示自己︰「抬腳、抬腳……」

4.在心中提示自己:「左、右、左、右……」

5.在心中提示自己:「抬腳、放腳、抬腳、放腳……」

6.在心中提示自己:「抬腳、推前、放腳、抬腳、推前、放腳……」

  行禪時,身心的鬆緊要得宜,這時候,我們可以自然地步行,身、手、腳協調,掌握到穩定而有韻律的節奏。我們專注於當下的每一步,去除心中的妄想雜念,使身心達至鬆緊得宜。在家中定期練習靜觀步行,每星期最少四次。將注意力集中於步行時的身心的狀態。每次至少維持十五分鐘。

第二個方式:坐禪

  坐禪是一個常用的禪修方式,其基本就是要「調身、調心、調息」,達至身心平靜,鬆緊得宜,從而提升專注和覺察力。

做好禪修事前準備:

1.地點:遠離煩囂。

2.服飾:寬鬆的衣服。

3.所需物品: .合適的坐墊(若無坐墊,用大毛巾取替亦可);

      .覆蓋雙腿的大毛巾。

4.坐禪練習前的暖身運動: .頭頸柔軟運動;

            .身背柔軟運動;

            .按摩身體,令柔軟放鬆;

            .深呼吸數次,將濁氣呼出,並吸入清新空氣。

5.坐禪練習前的暖身柔軟運動,可使身心放鬆、平靜,讓身體能以更好的狀態進行靜觀。

調身

1.盤腿而坐: .若不能雙盤,單盤或散盤亦可。

.另外,坐墊要選取最合適的高度。

2.端身正坐,身體不左不右,不前不後;

3.雙手結定印,平安放於小腿上;

4.雙目自然半閉,下顎微收,面帶微笑,舌頂上顎;

5.雙眼觀察鼻尖,雙眼、鼻尖與胸口連成直線,從而掌握正確的姿勢。

調心

1.知道靜觀、專注、正見和正念的好處;知道散亂、偏執、愚昧和執着外物的禍害。

2.培養出靜觀的興趣和決心。

3.不要思前想後,留意現在當下這一刻。

調息

1. 靜觀練習的時候,呼吸應該:  .不鬆不緊;

      .不急不緩;

.不取不捨;

.保持平靜而穩定。

2. 適當地運用「刻意腹式呼吸」、「算數自然呼吸」、「隨入出呼吸」,達至身心平靜穩定,心無雜念。

  在家中定期練習坐禪,每星期最少四次。每次至少維持十五分鐘。

  我們天生有不同的情緒和感受,這是我們內心對於不同事物的本能反應,當中包括了喜樂、憤怒、哀傷、恐懼、愛好、厭惡與欲求。當我們面對不同的情境,內心會生起不同的情緒,此乃人之常情。可是在充滿壓力的社會境境中,特別是近月接連發生的社會事件,若然我們不能好好地了解和認識自己的感受,我們就會成為情緒和感受的奴隸,乃至生起情緒和精神的疾病。通過禪修,我們可以認識和積極地面對自己的感受與情緒,增強面對痛苦及化解壓力的能力。

淨心

  淨心又叫做清淨之心,或清淨心。唐代道宣之《淨心誡觀法》中這樣說:「所謂淨心,即於現行煩惱、諸種病患等,修習對治,即時能隨分解脫,垢染漸滅,心轉明淨……」

  那麼,如何才能生起清淨心呢?六祖慧能認為:人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只因為有妄念,遮蔽了本性的清凈。妄念由執着而生。《金剛經》認為:「無念無得」,只要不執着,就能生起清淨心。進而,我們要如何消除這個執着的心呢?以下幾個佛教概念能帶給我們啟發。

 第一,生命的意義在物質層次以上:

  宗教信仰的其中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會將生命的意義提升至物質層次以上。如果我們將價值觀建基於物質上,當物質未能完全滿足我們時,會令我們產生失意、失望的感覺,從而出現痛苦、煩惱。世事未能盡人意,這是常見的事,所以困惑和無奈就常在我們的情緒中。就以去年發生的社會事件來說,如價值觀着重在社會事件的取態上,就可能因政見立場不同,引起互相的仇恨和敵視。事實上,家人和親友之間的關係應建立在彼此的「愛」之上,有了愛的基礎,我們就會明白,父女不能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否定了爸爸是爸爸、女兒是女兒。

  佛教的價值觀如「大愛」和「慈悲」等精神在物質層面之上,我們稱為「出世」層面;又如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濟世助人等。這樣精神上才會感到富足,人生才會變得有意義。

第二,我們應學習「無我」的精神,去除「我執」:

  執着是產生煩惱的根源,事實上,去年的社會事件中,無論黃絲、藍絲或中間立場者都承受着很大的情緒困擾,這種困擾是由「我對你錯」造成的。事實上,有時我對,你也未必錯。自由的社會應包容不同意見,如果每個人都只看到自己的理想,只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理想,煩惱的情緒又會產生了。民主的制度就是要共存,我們要學會「溝通」,學習如何與不同意見的人共同存在,要去認識和接受其他人,而非消滅和我們意見不同的人。現實中,我們不可能消滅對方,這種想法只會引致爭端或衝突。

第三,我們應知道「因果觀」:

  佛教看的不只是物質世界,佛教的核心教義是緣起法,即萬事萬物因緣和合而生,我們要學習「因果」觀,明白緣生緣滅的真諦。我們要先用時間創造因緣,慢慢等待成果:藍絲希望學生乖乖地在學校讀書也好;黃絲要政府實現民主體制也好;中立者希望一切停下來,回復往常也好,都不會一時三刻能按自己的想法立即達成,要用時間創造適切的因緣。誰去造眾因緣呢?靠大家,所謂眾緣成就。大乘佛教的菩薩精神,就是要在這種環境中奉獻自己,協助眾生離苦;得樂,應從長遠利益去看。

  香港經歷過太平世界,所以被稱為福地;香港同樣也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都是因果業報造成,是人類的「共業」。現在我們面對的社會運動問題,也是「共業」造成的。共業就是我們香港人共同造的業,有遠因也有近因,現世的因包括執着愚痴;在業報招感下,有人會承擔「果」多一些,有人會承擔少一些。

第四,我們要認識「無常」:

  人生有失意、矛盾,乃正常不過的事。任何物質的個體或集體,都會有緣生緣滅、成住壞空或生老病死的過程,這就是「無常」。我們面對的因緣條件會不斷改變,結果也一定會改變。我們不用擔心好人沒有好報的問題,也不用擔心壞人沒有惡報等問題。因此,我們要相信,目前的情況一定會過去,將來社會會平定下來。

  在這娑婆世界,要離苦滅苦,我們可從發菩提心、發慈悲心做起,化解仇恨及保持信心,關懷及照顧有需要的人;媒體亦可多分享互相諒解及和諧的畫面,大家能共存生活,社會才有所出路。

  面對紛爭,佛法中的無私、無我精神尤為重要,大家放下我執,才有溝通商議的空間。互相關心、守望相助是港人多年的優良傳承,讓我們重拾港人初心,從疲憊、困阻中重見曙光。只要大家都出一分力,有好的因緣,自然好的果就會成就。

原文載於周景勳神父編《宗教信仰如何助人解決情緒困擾》,香港: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2019年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