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以心傳心的禪宗

0

  「禪」源出於梵語「禪那」一詞,亦有以音義合譯之為「禪定」。意譯為「思維修」,即運用思維進行的修持活動;或「靜慮」,即靜止身體,集中精神去思慮。從語意看來,「禪」本來是一種修行方法。但禪宗卻將「禪」的意義擴大了。修習禪定的目的是求取覺悟。從因推果,當然可以肯定修禪可達致「悟」。但由果溯因,則引致「悟」的原因有很多。禪宗即將此一切引致「悟」的方法皆納入「禪」的內容,都稱為「禪」。

  由於禪宗在修持表現上貌似習禪,故此稱為禪宗。

  此宗亦以傳佛心印(1)為宗,故又名「佛心宗」。

(1)心印:心,即佛心;印,是印可、印定的意思。禪宗主張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接以心為印,故稱心印。

  據禪宗典籍(2)說,釋尊在靈鷲山法會上,拈花示眾,當時與會眾生都默然無對,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於是釋尊說:「吾有正法眼藏(3),涅槃妙心(4),實相無相(5),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此一傳說是為禪宗以心傳心(6)的根據,亦為此宗的起源。

(2)禪宗典籍:有關釋尊拈花示眾,迦葉微笑的傳說,在禪宗典籍《宗門雜錄》、《人天眼目、《佛祖統紀》、《天聖廣燈錄》、《五燈會元》及《佛祖歷代通載》等書中,均有記述。

(3)正法眼藏:又稱清淨法眼。由於佛心能徹見正法,故稱為正法眼。藏是深廣而萬德含藏的意思。這是用以名佛陀一生所說的無上正法。

(4)涅槃妙心:禪宗認為這是佛心的本體。體性寂滅,故稱涅槃。不可思量分別,故稱妙。即體性寂滅,非思量分別的佛心。

(5)實相無相:實相是事物的真實存在和相狀。由於事物都是空無自性,無一相可得,這就是事物的真實存在。

(6)以心傳心:禪宗老師與弟子間傳法,不經由文字言說,而是直接以心靈相照面,傳授覺悟的體驗,令弟子當下會得佛心。

  後來輾轉傳至菩提達磨(7),携同付法衣鉢(8),東來中土傳授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之心印,是為中土禪宗初祖。達磨以衣鉢傳給慧可(9),可傳僧璨(10),璨傳道信(11),信傳弘忍(12),忍傳惠能(13),是為六祖,衣鉢至此不復傳。

(7)菩提達磨:有關菩提達磨的生平事跡,史籍記載,頗多出入。菩提達磨,亦有作菩提達摩,簡稱達磨或達摩,印度南天竺人,約在南北朝的劉宋(據《續高僧傳》)或梁朝(據《傳燈錄》)時來到中國。據《傳燈錄》記載,他在當時的南南登陸,廣州刺史蕭昂迎接,並奏聞梁武帝。武帝恭請大師至金陵(今南京),兩人互相諮問,由於話不投契,後乃渡過長江至魏境,棲止嵩山少林寺。據《續高僧傳》所說,由於當時中國流行研講經教,故「乍聞(達磨所傳之)定法,多生譏謗。」可見達磨的禪法在當時難以弘揚。弟子有道育、慧可二人。

(8)付法衣鉢:衣即袈裟,鉢為僧人盛載飲食的器具。據說釋尊以金鏤僧伽梨衣(即出家人三衣中的大衣)傳予迦葉,是以禪宗初以衣鉢為傳法信物。

(9)慧可:俗姓姬,虎牢(今河南成臯縣西北)人。他是一位博通儒家經典及佛法的學者,到了「年登四十」,參禮達磨,從學六年,達磨滅後,才開始弘法。當時亦受到一些僧人的迫害。據說於一百零七歲時,即隋文帝開皇十三年(五九三年)示寂。

(10)僧璨:出生地點不明,初以白衣(即在家人身份)拜謁二祖慧可,傳法後隱居於舒州皖公山。在後周武帝滅法時,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常處,經過十餘年,無人知其法名。隋文帝開皇十二年(五九二年)度沙彌道信。信服勞九年後,於吉州受戒,璨後傳以衣鉢,是為四祖。其後璨弘化於羅浮山,二年後又還舊址。隋煬帝大業二年(六○六年),為四眾廣宣心要後,於法會大樹下合掌而終。著有《信心銘》一卷。

(11)道信:俗姓司馬,世居河內(今河南沁陽),後移居湖北蘄州廣濟縣。據說生而超異,幼年仰慕空宗諸解脫門,就像以前曾經學習過一樣。七歲時,師事一僧,經過五年。於五九一年,入皖公山依僧璨修學,後乃得傳衣鉢,成為禪宗四祖。唐武德七年(六二四年),回蘄州住破頭山(又名雙鋒山,在今黃梅縣西北),學徒雲集。一日往江北黃梅縣,路逢一小兒,度其出家名為弘忍,後傳予衣鉢,是為五祖。唐高宗永徽二年(六五一年)安坐而逝,終年七十二歲。據說曾著《菩薩戒法》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二書今皆不存。四祖門下除弘忍大師外,更旁出金陵牛頭山法融禪師一系,世稱牛頭宗,傳六世已衰落。

(12)弘忍:俗姓周,蘄州黃梅縣(今湖北黃梅人縣)人。幼穎悟敏捷,冠於羣童。門下學徒眾多,有七百多人。於唐高宗上元二年(六七五年)入滅,時年七十四歲。

(13)惠能(六三八—七一三),又作慧能,唐代僧人。中國佛教禪宗六祖。俗姓盧,原籍氾范陽。據說六祖降生時,有二異僧到他家中拜訪說:「夜來生兒,可名惠能。」惠能父親問其中道理,僧說:「惠者,以法惠濟眾生;能者,能作佛事。」幼年隨父流放到南海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父早亡,隨母移居南海(今廣州),艱辛貧困,以賣柴為生。有一天,得聞人讀《金剛經》,心下省悟,遂北上參學。唐龍朔元年(六六一)在黃梅(今湖北黃梅縣)禮五祖弘忍為師。五祖着其隨眾作務,劈柴踏碓凡八個月。後弘忍公開傳付衣法,惠能所作偈頌得弘忍賞識,忍暗喚惠能於夜間到堂內為他講《金剛經》,並傳衣鉢。為免別人嫉妒,於是命他南歸。惠能隱遁十五年(一說五年)後,才到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初時,以行者身份聽印宗法師講《涅槃經》。一天夜裏,見兩個僧人在辯論風旛,一個說:「風動」,一個說:「旛動」,二人爭論不休。惠能在旁邊說:「不是風動,不是旛動,是仁者心動。」眾人聽了,皆不分驚訝。法性寺主持印宗查問之下,才知道他就是五祖弘忍的衣鉢傳人。不過當時惠能還沒有落髮,於是印宗親自為他剃度,並請西京的智光律師為他授具足戒。隨後惠恠法性寺開法,不久轉往曹溪寶林寺,駐錫達三十多年之久。其間,唐中宗派中使薛簡迎請他入朝,惠能托病不去。中宗於是賜他百衲袈裟及錢帛等供養,還下令重修寶林寺和改建惠能舊居為國恩寺。惠能晚年圓寂於國恩寺中,入滅後肉身不腐,遺體被迎至曹溪南華寺供奉至今。諡大鑒禪師。

  弘忍門下傍出神秀(14)一支,在北方大弘「漸教」(15),是為北宗,但不久消滅。惠能則弟子眾多,大弘「頓教」(16),是為南宗。六祖門下以青原行思禪師(17)及南嶽懷讓禪師(18)最為突出,二人流風所及,分出五宗法系。青原所傳為曹洞宗(19)、雲門宗(20)及法眼宗(21)三宗。而南嶽所出為臨濟宗(22)及溈仰宗(23)二宗,及後臨濟宗更分出黃龍(24)、楊岐(25)二派,是即所謂「五家七宗」。流傳至今,主要有臨濟及曹洞二宗。

(14)神秀:俗姓李,陳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縣)人,十三歲(六一八年)出家。滿二十歲,在東都天宮寺受戒。神秀少習儒業,博學多聞,深通世出世間學問。四十六歲(或作五十歲)那年,到黃梅禮弘忍。五祖深加器重說:「吾度人多矣,至於悟解,無及汝者。」又五祖曾讚嘆他說:「東山之法,盡在秀矣。」五祖入滅後,神秀住離東山七里之江陵當陽山玉泉寺。武則天久視元年(七○○年),武后遣使迎神秀入京,被推為「兩京法主,三帝國師」。唐中宗復位時,尤加器重,名相張說,更對他執弟子禮。中宗神龍二年(七○六年)坐化,約一百多歲,賜謚大通禪師。

(15)漸教:神秀所傳的北宗禪,主張漸悟,強調覺悟姷階段性,必須經由漸次修學而後見性,故此他的教法被稱為漸教。

(16)頓教:慧能所傳南宗禪,主張頓悟,強調頓然的覺悟,不須分任何階段,了悟自性,只在當下頓然一剎那中達成,故此他的教法被稱為頓教。

(17)青原行思禪師:俗姓劉,廬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幼年出家,曾從六祖慧能大師參學。六祖門下弟子眾多,而以行思為上首。得法後住吉州青原山靜居寺,弟子甚多。終於唐開元二十八年(七四○年),謚弘濟大師。由於他曾住青原山,故一般稱他為青原行思。

(18)南嶽懷讓禪師:俗姓杜,原籍京兆,其先人遷至安康(陝西漢陰以西)。十五歲時,依荊州玉泉寺弘景律師出家受具足戒。初學律,後入嵩山向慧安長老諮詢禪法,再至曹溪從六祖參學十五年。唐先天二年(七一三年)入南嶽衡山住般若寺,故在法號前冠以南嶽。唐天寶三年(七四四年)圓寂,享年六十八歲。

(19)曹洞宗:本宗之得名乃由於其兩位祖師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而來。曹洞宗強調默照體認,徹見諸法本源之佛心,故後來發展出默照禪。

(20)雲門宗:本宗之得名由其祖師雲門文偃得來。雲門宗以敏速之活潑手段,接引學人,主張不涉方直示諸法源底。雲門向稱一字關,因不管學人如何問難,多以一字回答。有時雖不以一字,但答案亦很簡短。

(21)法眼宗:本宗因祖師大法眼文益禪師得名。在接化學人時,其言句雖似頗平凡,但句下自藏機鋒。所謂:「對症施藥,垂機迅利,掃除情解。」如僧問法眼:「如何是曹源滴水?」師答以「曹源一滴水」。乃對學人之在心外求法,點示一切佛法本自具足,何用外求。故以此答話截斷學人意識思維之虛妄分別,以直下默契本具之佛心。

(22)臨濟宗:本宗因祖師臨濟義玄禪師而得名。臨濟之家風,以禪機鋒為主,施用迅猛峻烈之手段,以掃除學人之情見妄執。凡有所問,或以喝破、或擒住、或托開、或捧打。採用的都是當下截斷學人之理智思維的方法。

(23)溈仰宗:本宗亦因祖師溈山靈祐及仰山慧寂得名。溈仰的攝化方法可以叮嚀懇切為要,恰如慈母對愛子一般,可謂苦口婆心。師弟之間進行親切之問話,亦有以圓相之圖,令弟子開悟。

(24)黃龍:黃龍及楊岐二派乃從臨濟七世法孫石霜楚圓下分出。黃龍派之祖師為黃龍慧南禪師。他常以三關考試學人:一、人人均有生緣,汝之生緣在何處?二、我手何似佛手?三、我腳何似驢腳?

(25)楊岐:楊岐派之祖師為楊岐方會禪師。楊岐主張,佛法一切現成,故一色一味,無不是法,若能當下默契,自能得悟即俗即真,相即相入之事事無礙境界。

 

思想概述

  禪宗將佛教判分為顯、密二教,密教以外,皆屬顯教。顯教又分為二,首先是「教」,又稱為「教下」;其次是「禪」,又稱「宗下」或「宗門」。所謂「教」是指「教相」,即佛陀之經教及各家之教說。而「教下」也就是依於某些經典的義理作判攝而建立的思想體系。如三論宗尊奉《般若經》、天台宗推重《法華經》等。所以「教下」也是指依於經典文字而說法修行。但禪宗早期傳法雖以《楞伽經》印心,然而後期則轉變為隨意取用各種經典,作指點弟子修行的方便。以此之故,禪宗自稱「宗門」顯示與「教」有別,即禪宗之修學,非由「教」入,所以又稱為「教外別傳」。也就是說禪宗並不以經論作為所依,而是在佛的教藏以外,單傳佛的心印。

  由於禪宗不採取從經教悟入,故主張「不立文字」,認為諸佛所說的妙理,並非語言文字所能通達,而是要離言親證,即直接去體證領悟佛理。但「不立文字」也並非完全屏除一切文字言教,只不過是指語言文字作為悟道的工具,就好像「指月之標」、「渡河之筏」。在指點開悟的過程中,文字言教自有其啟發點示之作用,不過修道者應遠離一切經教文字之束縛,才能直接悟得佛法的真髓。

  禪宗更從「不立文字」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謂「性」是指「佛性」,是每一個人本具的空寂真心。此心自性清淨,明明不昧。不須經過任何言說分解,亦非仰賴經教權威,而是直接了當地從自心體認,去徹見此一佛性,便能覺悟此心當體是佛,如是即可立地成佛。這是禪宗獨特的覺悟方式。

五家宗風

  禪宗在修學方面並不依於念佛、讀經、燒香、禮拜等方法,而是採用單刀直入的方式,以開悟人人本來具有的佛性,俾徹見本有的心性而成佛。五家宗師在接化(26)參學者時,皆有其獨特的手法與風格,謂之家風。他們有時或運用各種譬喻、謎語、詩歌,甚至拋開語言,而當下施用棒喝、揮刀、殺蛇、斬貓等種種激烈奇詭的動作,但其作用都是在使人斷除常情妄執的束縛,返本歸源,見性成佛。

(26)接化:禪宗之祖師,誘導學人,令其開悟,稱為接化。

機鋒

  機鋒,又稱公案,是指佛陀及禪宗祖師應對所化眾生的機緣所使用的語言動作的垂示。公案一名之由來是取譬於公府之案牘,即官府的文件檔案,它們是剖斷是非的根據。而禪宗祖師與弟子的問答機緣亦是剖斷禪悟準則,故以「公案」名之。

  公案中的問答,有不少是籨字面上難以理解的。如:

  一、僧人問洞山和尚(27):「如何是佛?」洞山說:「麻三斤。」

  二、僧人問趙州和尚(28):「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即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從印度來到中國做甚麼?)

  趙州說:「庭前柏樹子。」

  [這二則公案均出自禪宗典籍《無門關》(29)]

(27)洞山和尚:即曹洞宗祖師洞山良价禪師。

(28)趙州和尚:唐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

(29)《無門關》:宋代無門慧開禪師(一一八三—一二六○)所輯錄的禪宗典籍,共收錄了四十九個公案。無門對每一公案均加予解說和作頌以點出其深義。

  在這些對話中,問題與答案之間表面上完全無關。但這些公案作為引導弟子開悟的手段正顯示對禪法的參究並不能通過理智分析思考來達到,而是要放開語言文字的執着,當下直截了當地去體証真理。

坐禪

  雖然有些禪師主張行、住、坐、臥皆禪,但禪宗亦以坐禪為根本行持,故此有以端坐參禪作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方法。不過修習坐禪並非禪宗獨有,而是其他宗派皆有的修持。

  禪宗的坐禪方法,首先要做到「放捨諸緣,休息萬事」,也就是了知到我們本具的菩提自性,本來清靜,而世間一切事事物物皆是假名,如夢幻泡影,與自性原不相干。故此我們不應隨一切世間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捨。進而將身體的痛癢苦樂、飢寒飽暖,個人的生死榮辱、禍福吉凶,一概置之度外。這樣自然可以消除一切妄想分別,遠離執着。而我們身心在動靜之間,皆應保持此種狀態。飲食和睡眠方面則應調節適度。

  在坐姿方面,可採用跏趺坐、半跏趺坐,或只以左足壓右足。再將左掌放右掌上,兩手的大拇指相抵。坐時身體要端正,不宜傾側,保持耳與肩對,鼻與臍對。舌抵上腭,唇齒相閤。但雙目必須微開,免致昏睡。身體坐定後,便調勻氣息,放鬆下腹。此時心中對一切善惡,都不思量。而當一念忘想起時,只是去警覺它,而並不去執着或著意去排遣它,那一念忘想自然消逝,即所謂「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久而久之,自能了知一切忘想皆無自性,當體即空,一切妄想直覺皆原於自性清淨心。若能領會此意,則能達致身心安樂。在出定時,身體徐徐移動,安詳而起,在一切時中,皆須護持定力。

頓悟漸修

  禪宗在修行上主張「頓悟自修」。所謂「頓悟」,是說凡夫在未覺悟時,以四大所成的色身為身,妄想為心。而不了知自性(即自身本具之佛性)是真法身(30),和自己的靈知是真佛。只一味在此真心、佛心外求佛,隨逐如波浪起伏的妄心妄念四處奔走。忽而得遇善知識,指點入路,靈光閃動,徹見自身本具的佛性。此一佛性的存在,原無煩惱污染。而這無漏智性,乃自身本來具足,與諸佛亦無絲毫差異。這種當下徹見自身本具之與諸佛無異的佛性的經驗,就是頓悟。但禪宗認為頓悟後還需要漸修。因修行者雖能頓悟自身本具的佛性,與佛無異,但由無始以來所熏習,而轉凡為聖,這就是「漸修」。舉例來說,頓悟就像初生的孩子,出生時已肢體齊全,而漸修就如長養此孩子成人,須多年心血栽培,才能成功。

(30)真法身:即真實的佛的本質。

  亦有人把禪宗的修法分為三種:

  一、先悟後修:即普通坐禪者,須於悟後,更去做持戒和研習經教的修行。

  二、悟修同時:上根修行者由於宿世修持,根器成熟,只待於此生證果。但在未悟時,被現世之業所障蔽,未能顯露。及至一旦觸機開悟,即見其一切具足,見性成佛,如六祖惠能大師便是。

  三、先修後悟:對下根修行者,先教他持戒修定而熏習其善根,到後來或可得到開悟。

  三者中,第一種即是「頓悟漸修」,第二種則是唯有上根者方能做到,至於第三種根本不是禪宗所倡導的方法。所以修禪者都是以「頓悟漸修」為正確修行方法。

看話禪

  禪宗祖祖相授,初多以文字顯示,由文字而開闢活用機鋒之門,再由機鋒進而成為看話。從此,看話禪成為禪宗參學的主要法門。看話禪正式創立,當自未代大慧杲禪師始,以後遂成為開導參學者的重要手段。

  所謂「看話」,是指參究「話頭」,而「話頭」即是公案中禪師的答話。所參的話頭雖然各有不同,大要都是以一則無意義的話,使人不以意識思維分析思考,而只是純對話頭的參究體會。看話禪反對一切分別思量,否定所有文字引證。它並非對公案的解釋分析,反而是脫離公案內容,僅為對話頭的參究體悟。在「看話」時更強調在修習方法的「提撕」作用。所謂「提撕」,是指高度的精神集中,以培養心靈的直覺。「提撕」是要令參禪者全身心地投入話頭的參究中,隔絕一切分別思考和理智活動。參禪者更要對話頭大發疑情,力求透脫疑團。如在參究「萬法歸一」這一公案時,重要在參究「一歸何處」此一話頭。或在參究「念佛」時,最要緊是參究「念佛是是誰?」。上述的話頭,首先要大疑情,即生起一種極度強烈的追究精神,放棄一切思考分析,時刻「提撕」,最終必能得到大悟。故此參話頭這種「看話禪」被禪家稱為無事不辦的法門。

 

 

 

 

本文節錄自以下書本第六課:  

覺光法師主編:《高中佛學課本》下冊,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1993

 

下一章:指鬘外道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