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天台立宗

0

  天台宗是中國最早成立佛教宗派,這宗的實際創始人是智顗大師(1),因常住浙江天台山,於是稱他所創立的宗派為「天台宗」。又因此宗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的依據,故又稱「法華宗」。

(1)智顗:智顗(五三八—五九七)陳、隋時僧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者,世稱「天台大師」,是天台宗的四祖。俗姓陳,字德安,十八歲出家,二十三歲拜三祖慧思為師,學禪法,公元五六七年習「法華三昧」有成,五七五年入天台山建草庵。後應陳後主詔請,到金陵講《大智度論》、《法華經》等,五九一年應晉王楊廣之請,到楊州為晉王授菩薩戒;上賜號「智者」,後人稱為「智者大師」。著作很多,如天台宗的代表著作:《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等。

  依照天台宗的法統所載,初祖是印度龍樹菩薩,二祖是北齊禪僧慧文(2),他讀龍樹《大智度論》、《中論》時,見「三智在一心中得」(3)及「三是偈」(4)的思想,領悟出「一心三觀」(5),奠定此宗禪觀(6)的方法,並以此授三祖慧思(7)。慧思從北齊來到南方,提倡「教禪並重」(8)的新路向。四祖智顗進一步依據《法華經》的精神,在「一心三觀」上,提出「圓融三諦」(9),豐富了天台宗的理論,開創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天台宗學說。五祖灌頂(10),是智顗最著名的弟子。智顗所述的天台三大部(11),都是由他記錄和整理出來的,智顗的思想,經他的傳播流通更廣。灌頂以後四傳至湛然(12),以中興天台為己任,對天台三大部有精確注解,並撰寫了許多著作,對天台宗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禪僧慧文:兩晉、南北朝期間,北方僧人偏重在禪定的實踐上,故稱為「禪僧」。慧文乃西魏、北齊時僧人,生卒年月不詳,活動時間大約在五三五至五五七年間,被推為天台宗二祖,俗姓高。

(3)三智在一心中得:三智是佛所具的三種智慧。一、一切智是了知一切諸法總相的智慧,總相即諸法的空相。二、道種智是了知一切諸法別相的智慧,別相即諸法種種差別的特徵。三、一切種智是通達諸法的總相與別相智慧。天台家認為這三種智,可同時現觀於一心,稱為「三智一心」。

(4)三是偈:龍樹《中論‧觀四諦品》中一首偈頌,內容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由於內容有「是空、是假名、是中道義」,遂稱此頌為三是偈。這一頌被認為是中觀學派對「中觀」一語的釋義,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的描述,歷來受學者所重視,二祖慧文也是根據這頌創立空、、中的三種禪觀方法。

(5)一心三觀:指透過禪觀,在一心中同時察照諸法空、假、中的三種道理。詳細解說見下文「思想概述」。

(6)禪觀:即坐禪觀法。指坐禪時修行種種觀的方法。「觀」可據大小乘的不同而有異。如小乘的「數息觀」、「白骨觀」;大乘的「空觀」、「五重唯識觀」等。天台宗則獨創「一心三觀」的禪觀方法。

(7)慧思:慧思(五一五—五七七)南北朝僧人,是天台宗的三祖。俗姓李,十五歲出家,後歸依慧文。因北方戰亂,於是遷往南方,一面注重禪法實踐,一面注重義理推究,確立天台宗的基本精神,著名弟子有智顗。

(8)教禪並重:「教」是指義理的研究,屬於慧;「禪」是指坐禪的實踐,屬於定。天台宗自慧思開始,對教與禪便同樣強調,打破當時北方重禪觀、南方重義理的情況,成為天台宗創教的特色。

(9)圓融三諦:諸法上所觀見空、假、中三諦的道理,是三者融合一體,互攝無礙的。詳細解說見下文「思想概述」。

(10)灌頂:灌頂(五六一—六三二)隋、唐僧人,天台宗五祖。俗姓吳,字法雲,七歲出家,五八三年到天台山拜智顗為師,直到智顗去世,未離左右。天台三大部都是由他集錄成書的。

(11)天台三大部:是指智顗所著的《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等三部著作,乃天台宗教義所依的重要典籍。

(12)湛然:湛然(七一一—七八二)唐代僧人,天台宗九祖。俗姓戚,世居常州荊溪,又稱「荊溪大師」。二十歲入玄朗之門,習天台宗教義。三十八歲於宜興淨樂寺出家。玄朗死後,住天台山國清寺,以中興天台為己任。主要著作有:《法華文句記》、《法華玄義釋籤》、《始終心要》等。

  印度佛教由於長時間的發展,所以有大、小乘等不同的派別和經論產生,形成一個龐雜的關係,這些不同派別的典籍,在漢魏兩晉南北朝間,隨著西來的譯僧一一地翻譯出來,當中國佛教徒面對著這些內容各別、思想分歧的大、小乘經典,自不免產生疑惑,而中國判教思想,就是基於這種情況孕育出來的。天台宗的判教,具體來說,有所謂「五時八教」,而八教中,按照教化的形式和內容的不同,又有「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兩類。解說如下:

  智顗大師依《法華經》的精神,將釋迦一生說法的內容,判釋為五個時期,相應於每一時,便有每一時所說經典與所要度化的對象。這種把全部佛典,按照佛說時間先後去劃分的處理,稱為「五時判教」。

  五時中,第一時華嚴時,佛剛成道,在菩提樹下為大菩薩及大乘根機的人,說佛自內證的道理,即《華嚴經》,但一般根機的人乃如聾如啞,不能領解。第二阿含時,由於大乘教沒有達至應有的效果,佛反過來先說小乘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淺易的教義,讓一般人去信受修行,所以便說了《阿含經》。第三方等時,對有小乘基礎的人宣說大乘《方等經》(13),如《楞伽經》、《維摩詰所說經》等,以訶責貶抑小乘,讚揚推崇大乘的方法,引導小乘人走向大乘。第四般若時,佛說《般若》諸部經典,泯方等時大、小乘法各別的執著而成一味,彰顯諸法皆空的「實相中道」。第五法華涅槃時,會通前四時期執有三乘的淺方便教(14),而顯究竟一佛乘的《法華經》終極理想(15),天台宗認為是圓滿之教。而《涅槃經》的歸趨亦在於顯一乘教義,故名法華涅槃時。

(13)方寺經:十二部教之一,是宣說廣大平等道理的經典。從廣義來說,一切大乘經典都可稱為《方廣經》。在天台宗的判教思想來說,是指早期的大乘經典。

(14)淺方便教:淺是淺易,方便是不究竟、權宜的意思。天台宗認為《阿含經》的義理,是淺易而不究竟的,乃佛對小乘根機的人權宜教說。

(15)究竟一佛乘的《法華經》終極理想:《法華經》的精神,是強調只有一佛乘是眾生最後歸趣,至於聲聞、緣覺、菩薩的劃分,乃不究竟的教說。

  整體來說,五時區別是:《華嚴經》顯佛所證的真義;《阿含經》以淺易的道理誘導小乘根器;《方等經》破小乘顯大乘正理;《般若經》揚棄大、小乘偏執,顯實相空理;《法華經》總結釋迦說法的始終,乃會三乘方便說,歸於一佛乘的真實義;《涅槃經》解釋眾經,同歸佛性常住(16)。

(16)佛性常住:是佛的本性、本質,乃永恒常住的。

  這五時判教,在《涅槃經》中有所謂牛乳五味的比喻,華嚴時如母牛身上剛擠出來的鮮乳味;阿含時如將牛乳精製成酪味;方等時如將酪味再精製成生酥味;般若時則像把生酥再精製成熟酥味;至最後法華涅槃時像是把熟酥再精成醍醐味(17)。

(17)醍醐:牛乳精製而成最上等的酥酪。經典中常以醍醐比喻涅槃、佛性、真實教等。

  智顗大師認為佛陀所體證的法,雖是一味(18),但對向眾生的根器不一,是以,教化的形成,可分為頓、漸、秘密、不定四種,稱為「化儀四教」。對具有高深智慧的人,不分等級地以《華嚴經》說出佛所證的道理,使他們領會,叫做頓。對智慧較低的人漸次說出《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等,令他們由淺入深,逐漸理解,叫做「漸」。佛說同一種教義,聽聞者各據自己的理解,有不同的收穫,名為「不定」;若聽者彷彿覺得佛只為我一人說法,名為「秘密」。這二者的區別,在於不定是同聽異聞,彼此知道理解不同;秘密則同聽異聞,彼此不知所理解的內容各別。又秘密、不定的教說,散見於不同的經典中,不能以某一經為代表。至於天台宗所依據的《法華經》,乃佛最究竟的教化,是超越頓、漸、秘密、不定四教,不受這些形式所束縛的。

(18)一味:指佛陀的教法是平等無差別的。

  佛陀說法除了運用不同形式外,還因應眾生理解能力,講演適合的內容,分別有所謂藏、通、別、圓四種,名為「化法四教」。藏教是指小乘三藏經典的道理,但明現象界萬有皆空的教義,對涅槃不空的教義(19)未有發揮,故《阿含經》等三藏的義理,稱為「三藏教」。通教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通的大乘始教(20),隨聽者的根機可解為小乘、大乘,或更進而悟入別教、圓教的中道妙理(21);由於這些教義能通向三乘,故稱為「通教」。別教與通教的性質剛好相反,這些教義純為大乘根機的菩薩而說,不通於二乘(22),又與圓教有異,故稱為「別教」。圓教是超絕大小乘區分的圓融教義,以成佛為究竟的目的,把三乘會歸到一佛乘的純粹圓滿的教義,故稱為「圓教」。

(19)涅槃不空:涅槃是指煩惱寂滅後的絕對存在,此超越語言、概念的涅槃境界,是真實不虛的,故真能達到這種境界,便會對世界產生積極的態度,運用種種的假施設去化度眾生,故說涅槃不空。

(20)大乘始教:是對小乘開始入大乘者所說的大乘教義,由於是引導根機未成熟者入大乘法門的教說,故稱大乘始教。

(21)中道妙理:天台宗主張中道妙理為宇宙的真實相狀,是非言說、思慮所了解的對象,這是「圓融三諦」的即空即假即中的中諦。

(22)二乘:指聲聞乘與緣覺乘。

  若將化法四教配合五時的經典來看,則華嚴時不是純粹的圓教,而是兼有別教的超絕思想,所以屬於兼教;阿含時只說小乘的三藏教,所以稱為但教(23);方廣時把藏通別圓四教對機而說,所以稱為對教;般若時思想以圓教為主而挾帶通、別二教,所以稱為帶教;法華涅槃時是把四教融為一體的圓滿教法,所以是純教,即純圓之教。

(23)但教:但是唯一、純粹意思,但教意指純粹小乘三藏的教說。

  根據上來對判教思想的分析,可以列表如下,以見天台宗判教精神。

2020061001

  天台宗除判教思想外,在禪觀的修習上亦有新的創見,如「一心三觀」及「圓融三諦」的修觀方法。

  「一心三觀」是北齊慧文所立。他提出諸法可以從空、假、中三種角度去觀察,即諸法因緣所生,是為假有;緣生諸法虛假不實,是為真空;真空與假有同時存在,即非空非假的中道。這空、假、中的道理運用到修止觀的實踐上,便叫「一心三觀」。這是依認識主體的心,能一時具有對諸法的三種認識上立說。

  此外,慧思、智顗把「一心三觀」加以發展,形成了「圓融三諦」,使天台宗的止觀學說完全成熟。諦是真理的意思;三諦即空、假、中三種真實的道理;圓融是互相融合成一體,就是說一切即空即假即中,彼此融合一體的。

  具體來說,現象界一切事物是沒有實體的、空的,眾生不知,以為具有實體,於是形成錯誤的執著,倘若用空觀對治它,便會遠離顛倒,了悟真空的道理,這叫做「空諦」、「真諦」;諸法的本質雖然是空,倘若以假觀察照,則諸法的假相宛然地顯現,故稱為「假諦」、「俗諦」;若以中觀察照諸法的存在,諸法本來是非真非俗,而又即真即俗,是一種既超越真俗二邊,又綜合真俗二邊的中道實相,稱為「中諦」。這三諦的關係,不是孤立地各不相干,而是三諦互相融合成一體,舉一即三,全三是一(24)。一切事物都既是空,又是假,又是中,故一空一切空,非但空是空,假中和也是空;一假一切假,非但假是假,空和中都具假的意義;一中一切中,非但中是中,空和假都具中的意義。故三諦一體,互攝無礙。譬喻明鏡,鏡的光明喻為空,所反映的影像喻為假,鏡的體性具有空(光明)與假(影像)喻為中,從鏡的光明來說,一切影像都是此光亮的作用才能現起;從影像來說,一切光亮作用所影照的,都不離諸法的像貌;從鏡的體性來說,明與像都不離明鏡。故三諦融合一體,稱為「圓融三諦」。這是依諸法本具此三種圓融的實理上立說。

(24)舉一即三,全三是一:從每一諦中同時涵蓋三諦在內,名為舉一即三;從三諦不外是以三個不同的角度,表示一件東西,故名全三是一。

本文節錄自以下書本第四課:  

覺光法師主編:《高中佛學課本》下冊,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1993

下一章: 華嚴立宗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