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

佛學知識

魏晉概況   三國時代從西域或印度來的僧人,所翻譯的經典以小乘較多,而大乘經典亦已間有譯出,其中著名的翻譯家有支謙和康僧會。至兩晉以後,則以翻譯大乘經典為主,而…

佛學知識

  根據文獻的記載,佛教是經由水陸兩路傳入中國的。陸路經由中亞細亞及新疆到達中國,從漢武帝經營西域以來,這條陸路成為東西交通的要道,後來僧侶往返中印之間走陸路的…

佛學知識

  此宗依三密(1)中的口密(真言)立宗,所以稱為密宗,又名真言宗。 (1) 三密:即佛的身、語、意三業。因為佛三業微妙難測,又有不可思的神通妙用,所以稱為三密…

佛學知識

  淨土,是相對於六道眾生所居住穢土來說的,即佛、菩薩所處清淨莊嚴的世界。我們由於煩惱未斷,受着業力的牽引,因此不斷在六道中生死輪迴,所居住的世界充滿了不圓滿和…

佛學知識

彌勒造論   在西元四、五世紀間,瑜伽行派繼龍樹的中觀學派成為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相傳瑜伽行派的成立者是彌勒(1),他為弟子無着誦出《瑜伽師地論》,再由無着編成…

佛學知識

  中觀,是指古印度龍樹菩薩依據《般若經》「緣起性空」的觀念而造《中論》,所提倡的一種脫離執着、不偏不倚的理論和觀察方法。   在西元二、三世紀間,正當大乘經典…

佛學知識

  大乘又稱為菩薩(1)乘。 (1)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解作覺有情,指希望修成佛果,化度眾生的人。原指今生和過去生中修道階段的釋尊;後來泛指所有修習大乘的…

佛學知識

  佛陀的弟子中,有過人表現實在不少,而其中十位更是僧團中的柱石。他們的成就,可以讓我們作為借鏡,使自己在言、行、立志等方面有所改進。同時可以從他們的事跡中,增…

佛學知識

  佛陀成道以來,首先到鹿野苑化度憍陳如等五人,成立了僧伽的雛型。隨着佛教的流佈,出家人的數目日益增加,僧伽的制度也日趨完善。   僧伽的成立,就個人來說,能夠…

佛學知識

  佛陀成道六年後,不但教區遼闊,而且徒眾日益增加,由於他們的背景和學養不同,僧團便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佛陀一方面為了幫助他們壓制煩惱惡行,達致解脫;另一方面為…

1 3 4 5 6 7 14